关于媒体炒作老凤祥价格垄断的感想!
这方面的报道其实从今年过年开始就有了,当时某经济报纸就以上海价格联盟搞垄断为名,发了一篇稿子指责上海地区老凤祥、老庙、亚一等品牌搞价格联盟,品牌间价格相差不大,存在恶意操纵的嫌疑。
其实中国珠宝行业最大的价格垄断联盟就是港资品牌,二周、六福、谢瑞麟、金至尊等香港品牌,金价永远是一样的,而且硬性规定必须全国统一。貌似这个从来没人去议论过,貌似这种贵是理所应当的。而国内的品牌要是价格相近,哪怕价格比港资品牌要便宜也是价格联盟搞垄断。
上海是不是存在价格垄断联盟?这个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就在上海豫园里面也有便宜的其他品牌,从两百多到三百多的都有,坛子里也有同学去买过。貌似也没有完全遵照这个所谓的价格协议吧,所以要说上海价格被操纵之类的说法似乎也过于绝对,因为这个协议本身不具备强制性。相较于石油、通讯等垄断行业,珠宝行业是个完全开放的行业,市场经济下,大家自由选择,商家的价格也是根据自己的运营成本、品牌价值来决定的。消费者有自由选择的自由,信赖大品牌、想享受更好的服务,你可以选择贵的;如果只在意价格也可以选择便宜的。
而且首饰行业的礼品金条和投资行业的投资金条完全是两种概念,一个是含工艺设计、品牌价值、人文价值,还要交消费税的工艺品,是珠宝首饰商品的一个类别;另一个则是冷邦邦、赤裸裸、只要交点印花税的投资品,就是个风险投资交易物,两者无任何可比性。却以投资金条的价格来衡量礼品金条的价值,因为礼品金条的价格与首饰价格相近而断言价格垄断获取暴利,真是驴唇不对马嘴!
就老凤祥的内部而言,从来没有像港资品牌一样在国内要求统一价格,而是以上海总公司的指导价为依据,上下浮动。这也是总公司从维护品牌形象和保证经销商正常经营秩序而采取的企业内部行为。这也是因为各地销售方式不同(价费分离和价费一体)、经营方式不同、营销策略不同决定的。一直以来老凤祥都是靠口碑、靠产品质量来赢得顾客,而不是价格战的方式。这本来应该是应该被提倡的健康的经营思路。怎么就因为是国内的牌子,所以就成为垄断,变得有罪了呢?
关于中国珠宝首饰行业的发展,特别是首饰行业中重价格战、轻设计、轻质量、轻售后的问题,我在坛子里也多次和大家讨论过。从消费者的角度讲,当然是东西越便宜越好,但便宜没好货,天上不掉馅饼的道理大家应该都知道。黄金由于原材料价格透明,所以一直黄金首饰的价格都摆脱不了重材料价值轻设计价值的问题。但正因为价格透明,其实大家可以简单来计算下,一般商场专柜,黄金素金产品要10%的扣点,营业员的工资要占1.5%~1%(看地域和员工数,北上广地区要更高),公司运营的税费一般要8%~5%(自己做过生意的应该知道中国的税赋),这样下来基本上成本就要15%以上,这还没算公司广告投入,商场杂费等等杂七杂八的东西,更没有计算品牌价值、设计成本等其他费用。如果正规经营的商场专柜,以今天上交所料价258.55计算,零售价格在300元以下基本都是零利润状态。要低于这个价格卖,一般只可能是短期促销行为,不然这个商家只能靠偷税漏税或非正常途径进货才能确保利润。特别是在近期金价出现大波动下跌的情况下,甚至出现越卖越亏的情况。据我所知由于6月下旬的大跌,零售价连降40元/克,公司按当月进货价计算,合计成本后,商场的专柜在销售超去年同期的情况下,亏损了2万多。
珠宝作为一种奢侈品,不可能像日常用品那样去走价格战,靠薄利多销来运营,那样等于自毁前路。纵观全球,也只有中国是将珠宝首饰当白菜来卖!过低的价格只能是靠牺牲售后、牺牲品质、牺牲品牌、牺牲自创、打法律的擦边球来获取利润。靠非法渠道买料、小厂低价进货、免除质检环节、零设计零自创零售后网络、偷逃税费来赚钱。这让中国珠宝行业的发展有何前途可言?!
PS:一贯被誉为中国黄金零售第一店的北京菜百,就是那个黄金当白菜买,零售按批发价计的菜百,现在金价也涨起来了,今日饰品金条(也就是我说的礼品金条)价格为332。相较于以前他与港资品牌以及老凤祥零售价格的差距已经被大大缩小了。看来菜百也不走靠低价薄利多销的路了!
- 1. 用户在珠宝大家坛发布的内容仅为发布者个人的立场或观点,并不代表珠宝大家坛的立场或观点。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布内容负责,因发布内容引发的一切纠纷,由该内容的发布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珠宝大家坛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2. 关于侵权:请阅读使用协议中的侵权举报条款,此为官方的侵权投诉唯一渠道,其他渠道视为无效申请。该服务为免费,大家坛拒绝任何性质的有偿删帖,不会和任何公关公司合作。
3. 本站为珠宝网站,请各位坛友不要在本站谈论政治和社会性话题,更不能攻击政府,否则后果非常严重,请务必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