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12楼 栾梅 俗话说买的不如卖的精,你为商家算账,不知你到底代表谁的利益,...
虽然我是在老凤祥打工,但我说话不是绝对偏颇商家。如果一个行业不能健康有序的发展,那么混乱之下必将鱼目混珠!!有心的人可以去查下当初的福建黄金市场的历史。福建其实相较广东更早开始民间打金售金,福建打金匠的足迹早在七几年就扩散到全国,直到现在很多地方的经销商都是福建人或福建系的(很多地方二周、二老都是同一批福建人人代理)。但为什么深圳成为了中国珠宝之都,最大的加工基地而不是福建呢,就是因为九十年代福建地方各金店金厂大打价格战,恶意竞争。结果价格已经压到最低就在纯度上做文章,95%~98%纯度的都喊纯金(那时候国家还没新规,但行业内一般以纯度99.7%以上认为是纯金可以按足金甚至千足金看待),由于纯度不足,导致业内谈福建金色变,所有的厂家都将订单转到深圳去生产。福建的黄金行业也就错过了发展的好时机,未能诞生知名的本土品牌。直到后来福建珠宝协会对业内进行规范,杜绝恶意价格战,才在这几年慢慢恢复起来!而真正为此买单的更多是消费者,因为他们不合格产品最终买单者,图便宜买的,然后老板一看形势不对跑路了,消费者去找谁???产品没售后,想修都没地方修,想以旧换新要么需额外支付费用,要是纯度不合格想换都没地方换!!
不谈这些远的,就以我工作的这三年来说,我们当地开了不到半年就关门的品牌专卖店就不下三家,还不算小金铺之类的,某品牌更是在四年内开了关关了开,闹腾了三回,换了三个经销商。为了打开市场他们基本的思路都是低价促销,比我们老凤祥便宜二三十,但不久就发现或是成本问题,或是税务问题,或是质量问题,老板看要亏本了当夜走路。消费者傻眼了,要是买黄金的还好点,还能多出点工费以旧换新换牌子,买铂金、钯金、钻饰的就完全没辙了,这反面一般都只认自己品牌的,想多出钱换品牌都没地,想找品牌总公司,人家答复可以去其他城市的网点享受售后,当然需额外支付费用(因为经销商不同)。
俗话说买的没有卖的精,但也有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正因为黄金原料价格透明,所以我们消费者更好计算成本。商家做生意总是要赚钱的,他运营也总是要成本的,在银行理财产品都有5%利息的情况下,商家没有个10%左右的纯利他有必要劳心劳肺的做生意吗?他总不可能做亏本生意吧?!买的便宜,无非就是在售后质量方面有亏补,要么就是透水楼市非法经营。但这样做肯定做不长久。
珠宝首饰不是食品衣服消耗品,也不是手机电器有使用寿命的耐用品,而是可以一直流传下去的传世品!!你购买后将会一直使用下去,直到传给你的后代。在这当中你难免要维修、难免要以旧换新、难免要清洗维护。所以购买之前一定要多想想,不妨先心里算算,然后再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