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坛

关于媒体炒作老凤祥价格垄断的感想!

79
讨论

关于本次上海珠宝行业垄断谋取暴利一说,我始终觉得不恰当。
首先一直以来上海黄金协会给的指导价都是随着市场价格波动的,相较其他地区一线品牌的价格而言,并没有太大的价差。但是,本次本调查最关键的因素就是春节期间,在国际行情大跌、其他地区价格下调的情况下,上海黄金协会的价格却维持不变,所以被人举报认为有谋取暴利的嫌疑。但我前面也说过,上海黄金协会的指导价格是根据上海黄金交易所的行情制定的。原因在于目前国内唯一的正规交易平台就是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各金店的原料均直接或间接从这里获得,所以以他的价格为准是最正规的做法(至于其他以COMEX黄金行情为定价的品牌,不清楚其原料来源,不予置评)。而今年春节期间,在国内上海黄金交易所休市的情况下,上海黄金协会的指导价格当然也随之停止调整。而如果这期间依然继续的国际行情出现大波动,这就出现了价差的情况。今年暴跌就显的这个价格定高了,那么如果是国际行情涨了呢,没人投诉这个价格低了吧???而且上海黄金交易所的营业时间是周一到周五的上午九点到下午三点。而因为时差的关系,国际行情要到北京时间周六凌晨才会结束,这也有个时间差的问题,如果出现大波动也会造成价差。以前这种定价这所以没引起关注是因为,在2011年以前基本是大牛市行情,大多数时候这种时差的滞后性是导致指导价低于国际行情,而如今特别是这两年熊市行情下,连续出现历史性暴跌,就容易产生指导价高于国际行情的情况出现。不考虑定价机制正确与否,单纯从某一次价格差距来认定是垄断获取暴利,这是我不认可的第一个地方。
其次在媒体报道中强调价费分离是二次牟利,也作为本次反垄断调查涉案企业谋取暴利的依据之一。(我看了央视2套午间新闻的介绍)媒体称,价费分离按照国际惯例,其中的金价应该是原材料行情价格。而上海的指导价高于国际行情价所以已经赚取了一道利润,又在工费上赚取一道利润,所以是二次牟利是获取暴利。那我倒要问下这个国际惯例是哪里的惯例?以与大陆消费习惯最接近的香港为例,香港二周、六福、谢瑞麟等品牌的价格采用的也是价费分离的模式。其中金价一直也是类似于行业协会的指导价,其依据不明貌似是参考香港的交易所和国际行情来制定。但其金价绝对是高过交易所价格的。我之前也发过相关方面的帖子,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查一下。其实我觉得这也应该是个常识,貌似没有规定价费分离中的,基本价必须是原材料价格吧?打个比方,家里装修做的防盗网、铝合金窗,一般也有价费分离,即料价单算,工费另算的模式。这个料的价格可能是期货交易所的原材料价格吗??因为完全采用交易所原材料期货交易价格就认为是获取暴利,似乎也说不过去吧?!

本次事件唯一要诟病的或许就是上海黄金协会,以协会的名义制定了一个指导价格,而这个指导价格第一制定依据不够公开,第二制定制度已经滞后不适应现在价格变动的大环境,第三规定了一个浮动限度使得其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暴利一说实在谈不上,销售业绩的上涨,只是因为金价下跌和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有关,是销量增长了有关。和价格关系真心不大。或许要加一句就是没有加入降价促销的行列,不符合薄利多销的概念。但又要说回来,珠宝首饰行业,作为一个高档消费品行业,薄利多销本来就不该是合适的销售模式。他不是消耗品也不是生活必需品,不存在使用年限和保质期,市场容积有限,薄利多销那是做一锤子买卖,把市场做烂后倒霉的最后还是消费者。我从不赞同暴利,但我觉得正常的市场应该允许适当的盈利存在,没有盈利就没有人愿意去经营这个市场,最后只能将市场拱手让与他人,当年软件行业的昙花一现不得不让人深思?

更多回帖
引用70楼 神秘人士 同时,老凤祥和豫园的垄断都已经确定,罚款解决,但区区这么一点...

抱歉,作者被扔进小黑屋反省中

抱歉,作者被扔进小黑屋反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