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一个贴子“古代一两银子值多少?黄蓉宰郭靖一餐上万。”
古代一两银子值多少?黄蓉“宰”郭靖一餐上万转载
作为货币,银子卖相并不“诱人”
古装剧中大爷们手中的银子卖相几乎都光滑闪亮,古人真正流通使用的银子其实并不是这样。作为货币,白银其实很实在,都是只在乎重量,不注重外观的,也许只有官家的纹银才会比较注重“卖相”。
老百姓也不都用得起一整锭银子,多是铜元、铜板交易,但银子仍是历朝历代流通量颇广的货币之一。比如《朱子语类》卷一三○:“傅钦子闻其贫甚,怀银子见他,欲以周之。”《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这几行字值得甚么,我却受你银子?”吴晗的《朱元璋传》第六章二记录:“银子终于取代宝钞成为全国通用的通货。”
只是各朝代银两的货币价值都有所不同,有人以大米为衡量单位,尝试推算过银子的价值,虽然换算数字不一定准确,换算方法却值得参考。比如:明朝万历年间一两银子可以购买一般质量的大米二石,如果当时一石约为94.4公斤,一两银子就可以买188.8公斤大米,就是377.6斤;现在我国一般家庭吃的大米在一斤1.5元至2元之间,以中间价1.75元计算,可以算出明朝一两银子等于人民币660.8元;又如唐太宗贞观年间一斗米只卖 5文钱,通常一两银子折1000文铜钱(又称一贯),可买200斗米,10斗为一石,即是20石,唐代的一石约为59公斤,以今天一般米价1.75元一斤计算,一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4130元的购买力;唐玄宗开元年间通货膨胀,米价涨到10文一斗,也是一两银子等于2065元人民币;根据《宋史食货志》提到“熙、丰以前,米石不过六七百”和《宋史职官志》“每斗(米)折钱三十文”的记载,姑且以2000个铜钱折银一两计算,太平时期米价是1石 600-300钱。1两银子基本上可以买到4-8石大米,以宋石66公斤计算,1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近924-1848元。
综上所述,关于“一两银子值多少人民币”的问题,基本上能够得出的结论是:清朝中晚期一两银子价值人民币150-220元左右;在明朝中期价值人民币600-800 元;在北宋朝中期价值600元-1300元(或1000-1800元);在盛唐时期价值2000-4000元。
黄蓉“宰”郭靖一餐饭花了十九两银子
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脍炙人口,第七回郭靖初遇黄蓉一场景写得异常精彩,尤其是黄蓉“宰”郭靖在酒店吃大餐一段,写得活灵活现。
当时,俏皮机灵的黄蓉假扮少年乞丐,故意把面颊双手涂得如黑炭般的,戏弄店伙计。憨厚善良的郭靖好意相助,解其围。这时,黄蓉对郭靖发生了兴趣,接着,在酒店大点菜谱,口中侃侃而谈,谈吐隽雅,见识渊博。一下子把傻小子郭靖看得目瞪口呆,不禁大为倾倒。其中,黄蓉点菜尤其精彩。【店小二听得张大了口合不拢来,等他说完,道:“这八样菜价钱可不小哪,单是鸭掌和鸡舌羹,就得用几十只鸡鸭。”少年向郭靖一指道:“这位大爷做东,你道他吃不起吗?”店小二见郭靖身上一件黑貂甚是珍贵,心想就算你会不出钞,把这件黑貂皮剥下来抵数也尽够了,当下答应了,再问:“够用了吗?”少年道:“再配十二样下饭的菜,八样点心,也就差不多了。”一会结帐,共是一十九两七钱四分。郭靖摸出一锭黄金,命店小二到银铺兑了银子付帐。】
在网络上,黄蓉一顿饭“宰”郭靖花的十九两银子究竟是多少钱,引起了武侠迷的热烈讨论。在“金庸吧里”,一篇网帖《黄蓉一餐饭到底吃了郭靖多少钱?》成为武侠迷们讨论最热烈的帖子。
有研究历史和钱币的网友查阅资料后,分析说:“郭靖请黄蓉一餐吃掉了少则 1.3万元,多则超3万人民币,难怪小姑娘一下子就被感动得一塌糊涂了。 ”
那么,宋代的一两银子购买力如何?换算成现在的人民币究竟能值多少钱?为此,记者采访了武汉古钱币专家和宋代经济学的专家。
一两宋代雪花银子大致相当人民币600多元
湖北大学人文历史学院葛金芳教授说,一两银子在古代到底值多少钱,不是固定不变的。由于在各朝代银两的货币价值都有所不同,那么现在一般推算古币值时,都采用一般等价物交换的方式来换算。对中国人来说,米为万物之基,大米可谓千年不变的商品。那么,在各朝代的太平年间,以大米价格记录为标准,进行一个粗略的推算,大致可以得出一两银子的货币价值。
在宋朝,铜钱为钱本位,白银作为官银,由政府征收分发税收、军饷等,可兑换成铜钱流通。而铜钱与银两的换算,也随着朝代的不同时期有所变化:北宋宋初银钱兑换比为一两银兑一贯钱;到徽宗时一两银兑两贯钱;到南宋中期,则是一两银兑换三贯钱。而一贯钱,通常是1000文钱。
再看当时的米价。据文献记录,在宋代,米价波动也较大。“大抵东南土田美好,虽其饥馑之岁,亦有丰熟之地。比来诸郡,各自为谋,纵有余粮,不令出境。昨见十程之内,或一斗米粜五六十价,或八 九十,或一百二三十,或二百二三十价。”可见,米价低廉之地,一斗米不过五六十文,昂贵之地则达二百多文,其差价高达3—4倍。
另《宋史食货志》提到“熙、丰以前,米石不过六七百”,《宋史职官志》“每斗(米)折钱三十文”的记载。
可见,宋代一石米价格波动很大,从300文到2300文不等,姑且取太平时期均价600文计算。
若以一两银子兑换2000文钱,一石米按照六百文钱算,而一石米以120斤(60公斤),一两银子可以买三石米,大约相当于360斤。“以现在我国一般家庭吃的大米,在一斤1.5元至2元之间,以中间价1.75元计算。可以算出宋朝的一两银子大致相当于人民币630元。”葛教授说。
那么,照此换算的话,黄蓉“宰”郭靖一餐饭花了一十九两七钱四分,一餐饭钱就付出了超出1.2万元人民币。这在南宋时期一个小地方的餐馆里,已经是异常奢侈了。
《红楼梦》里刘姥姥看到贾府上下一餐螃蟹24两银子,感叹说小户人家可以过一年了。要知道刘姥姥家当时也算中产阶级的,有房有地还雇得起工人丫头,第一次上贾府打秋风,得了20两银子,千恩万谢的。《明史》里也提到七品知县一年的正当俸禄(基本工资吧)只是45两白银。而《射雕》时代在南宋中晚期,白银流通量还低于明清,其价值只能更高才对,这19两多一餐饭,不管是怎样难得的美味佳肴都似乎太过分了。
因为各朝代银两的货币价值都有所不同,那么现在一般推算古币值都采用一般等价物交换的方式来计算,对中国人来说千年不变的民生商品就是大米。以下采用太平年间的大米物价记录为标准,进行一个粗略的推算,大致可以得出银两的货币价值答案。
史载明朝万历年间一两银子可以购买一般质量的大米二石,当时的一石约为94.4公斤,一两银子就可以买188.8公斤大米,就是377.6斤。现在我国一般家庭吃的大米在一斤1.5元至2元之间,以中间价1.75元计算,可以算出明朝一两银子=人民币660.8元。由于《红楼梦》故事虽以清朝为原型,生活状况却以明朝为蓝本,姑且以明朝的银两价值计算,刘姥姥拿到了一万三千多元的过年费,当然很高兴了;而郭靖则付出了超出一万二千元人民币一餐饭钱,还是在张家口这样一个小地方,太夸张了吧。郭靖就算傻,但穷苦出身,不可能不知道钱的价值,黄蓉更不可能挨店家的这一宰吧。
这一两银子要是拿到唐朝就购买力而言更是高得吓人了。唐太宗贞观年间物质文明极大丰富,一斗米只卖5文钱,通常一两银子折1000文铜钱(又称一贯),就可以买200斗米,10斗为一石,即是20石,唐代的一石约为59公斤,以今天一般米价1.75元一斤计算,一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4130元的购买力。唐玄宗开元年间通货膨胀,米价涨到10文一斗,也是一两银子=2065元人民币。
最大的问题出在宋朝,主要原因是宋朝的钱币制度极其混乱,而其记载也矛盾重重。宋朝是以“钱”为流通货币的,因为宋朝的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工商业也前所未有地发达,因此货币需求量也前所未有的庞大,而且白银的产量和进口量都不高并且当时没有类似央行这样的政府宏观调控管理机构,造成了极为混乱的情况。我们知道一般朝代1000个钱为一贯,等于一两银子,但是宋朝却不是这样的。《宋史食货志》及《续资治通鉴》均提到自真宗朝开始因白银存量偏少不足以赶上经济的发展,银价不断上涨,基本上是2000个以上的铜钱当银一两。而且宋朝“钱法”很乱,有铜钱、铁钱还有铅锡钱同时流通,各州都有权自行铸钱,还存在私人铸钱的情况,钱的大小不一、成分不宜、价值多变,“随时立制”,非常混乱。川陕地区通行铁钱,十个换一个铜钱,江南和江北流通的钱还不一样。一贯实际有多少个钱也是不确定的,有800或850个为一贯的,也有480个为一贯,还要下诏以770个为一贯,并且各州“私用则各随其俗”,完全是笔糊涂账。
根据《宋史食货志》提到“熙、丰以前,米石不过六七百”和《宋史职官志》“每斗(米)折钱三十文”的记载,姑且以2000个铜钱折银一两计算,太平时期米价是1石600—300钱(靖康之乱前后到南宋初期有一两银子一石米的,不在正常计算范围).1两基本上可以买到4—8石大米,以宋石66公斤计算,1 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近924—1848元;(一说宋石为96斤,就相当于1两银子672—1344元)。假定南宋银价与北宋相差不多,那么郭靖请黄蓉一餐吃掉了少则一万三多则超三万的钱,难怪小姑娘一下子就被感动得一塌糊涂了。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宋朝以前白银总量太少,价值过高,还没有成为流通货币(想想看,拿一张面额2000元以上的纸币去市场买东西……),只存在于朝廷赏赐与会计结算当中,比如税收、国家支付(如向金、西夏送交的岁币“银帛”多少之类),实际上明朝以前,市场流通均使用铜钱(北宋局部地区出现了纸币)。银两成为流通货币只是明清两代对外贸易活跃,外国白银大量涌入以后的事。但为何在很多人心目中一向以为银两是历来的流通货币呢,笔者认为主要是因为明清小说的盛行,均按照当时的生活情况为常识对前朝进行描写,如《水浒》、《金 瓶 梅》、《三言二拍》等等,而这些作品中的银两价值均以明朝的银价为标准,与原有的文、贯、缗、铢等货币单位搅合在一起,并且对后世影响很大,因此今人所写较多以中国古代为背景的历史小说、武侠小说作品如《射雕》等书中也跟着把古代流通货币统统说成“银两”。但毕竟现代人比起明清时代的人时距更远,对前朝货币制度及银两的实际购买力的认识更加不足,才会经常出现天价馒头、天价酒菜,而认真的读者或观众出于对古代经济情况的好奇应该对“银两”的价值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