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价值方面,当然是越往前越高,十分靠后的,就是砖头价了。
当然,在谈论翡翠的种之前,首先要说明的是,这里提及的翡翠指的就是产自缅甸的翡翠,其余产地的,不在讨论范围之内。
事实上,翡翠产地主要有缅甸和危地马拉,但是,我们中国人常接触的,是缅甸翡翠。其他的诸如俄罗斯、日本、哈撒克斯坦等地的产出的“翡翠”,并不能称之为翡翠,只能用翡翠的矿物学名称“硬玉岩”来称呼之。
上世纪80年代,在玉器市场上出现一种绿色鲜艳而又均匀的玉石,做成的串珠或戒面,曾经蒙骗了不少人,以为它是“难得的高档翡翠”。但这种玉石究竟是什么呢?其实这种玉被称为马来西亚玉(简称马来玉,亦有称“马来翠”),这只不过是名称而已。马来西亚玉并不产于马来西亚,它是一些印度及巴基斯坦商人,在我国内地开放初期大量带入云南边界兜售的一种假翡翠的名称。所谓“马来玉”其实是一种染成绿色的极细粒石英岩,但与翡翠相比存在明显的不同之处:1.肉眼观察,马来西亚玉的颜色过于鲜艳而十分不自然。2.马来西亚玉的比重为 2.65,远小于翡翠的比重 3.24~3.43。3.马来西亚玉的平均折射率为 1.55,比翡翠的折射率低。4.在查尔斯滤色镜下颜色不会变红色,但在10倍镜下可观察到染色剂存在,即颜色很浮,是染色的现象。
更多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