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饰,女人一生的情结 (转) 有闪必回
女孩们小时候大多都喜欢演戏,自编自导自演。角色不外乎*丫鬟白娘子小青之类,拿几件床单枕巾当披纱,平日积攒的小零碎儿做首饰。头上手上叮呤哐啷,揽镜自照还美得不行。那时候总想快点长大,不为别的,单是妈妈那些手镯项链就足以成为成长的动力。年幼的小丫头们,有谁能抗拒闪光体的魔力呢?
年岁渐长后,有了心事,总想把自己打扮的明媚如花娇艳夺目,无奈囊中羞涩,缺了首饰的女子总像失了眼珠的凤,姿容再美也还缺了一笔,点睛之笔。待自己经济独立,每日为了生活疲于奔命,薄薄的薪水勉强裹住日常开销,没有谁有闲钱和闲心为自己添购昂贵的珠宝。唯有几件像样的便宜货,需要时戴出来应个景儿。这时的女子更像《蒂凡尼早餐》中的赫利·戈莱特利,首饰是最熟悉的陌生人,看得见却摸不着。
对多数女人而言,第一件传统意义上的首饰,是婚戒。之所以难忘,不仅因为它满足了儿时以来的梦想,更是完成了对下半生幸福的嘱托。
每个已婚的女人,或多或少都有几件压箱底的宝贝。不论是陪嫁也好,自选也罢,几件拿得出手的珠宝首饰总会在家里熠熠生辉。汪曾祺的《候银匠》中侯菊说道:“不是我稀罕金东西,大嫂子二嫂子家里陪嫁的金首饰戴不完。我嫁过去,有个人来客往的,戴两件金的,也不显得过于寒碜。”如今,添置首饰不再是为了撑面子,时代变了,人也在变,唯一不变的,是女人对美的向往和追求。
我的老外婆今年已经八十岁了,逢年过节却总不忘戴上手镯戒指。那枚戒指年纪比我还大,岁月早已磨砺掉它的鲜润光泽,又凭添一份端凝庄重,很符合老人家在家族中的身份。
看过不少老照片,暗黄的胶片映出旧时美人和旧时首饰,有点沧桑,有点凝重。上了年纪的首饰是岁月的沉淀,是与日俱增的从容和淡定,是命运起伏沉落中的一抹笑意,是迟暮美人的心和泪。这样的首饰有一种疲惫而动人的美,如向晚夕照一般,摄人心魄。
首饰是女人的劫,逃不开躲不掉。不同的年纪里对首饰有着不同的理解,不同的心态却都是女人在尘世的影子。年华似水,匆匆流过。首饰,则永远是打马而过的如歌岁月,蓦然回首,倩影依旧。
要升高中了,闪闪有没有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