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洗的是生坑,2支双尖的清理
原物的状态是这样的,兰花双尖大半支被铜锈覆盖,露出的部分看金水尚好。牡丹双尖整体被不明状况复杂的锈层包裹,上手有一折痕。
因为是双尖,弄了俩试管当反应容器,一个大烧杯当水浴锅,挺好,比直接加热安全多了。
因为有铜锈,第一步选择使用铜离子络合剂,一般大家用味精水就是这个作用,所以味精水基本只对铜锈有效。我没有用味精水而用了效果更好的EDTA溶液(文物修复常用,做过细胞实验的应该知道这啥玩意)。结果就是铜锈去掉,试管里的溶液都瓦蓝瓦蓝的,因为EDTA和味精水一样有可能损金,所以差不多就捞了。
2簪子表面状态开始发生不同。铜锈溶解的兰花簪,原有铜锈部分变成红锈,以前我曾经以为红锈是铁锈,但是目前这个情况,红锈不太可能是铁锈,在其他人清理铜器时也见过这个锈,lg一语惊醒梦中人,“可能是还原出来的铜”,有道理。
而牡丹簪子表面就比较模糊,变成灰黄黑乱七八糟,记得有人也提到过这个情况,原本的花纹还不清晰,表面好像糊了一层灰浆。判断可能是有机物混合的锈。
接着换柠檬酸溶液分别煮之,继续发生变化。
兰花簪经过柠檬酸洗礼后,基本上红锈溶解,真相显露(因为试管容积有限,换过一遍柠檬酸溶液,并且过程中要拿出来用牙刷牙签刷剔一下,后略),发现完全被铜锈覆盖的部分,洗出来基本没有土咬,包金完好(洗出来发现是包金非鎏金),而原本看上去情况不错的小半截,金水相比洗出来的部分,还是淡了不少(不比不知道啊),而且有几处土咬。
兰花簪出了柠檬酸溶液后,充分冲洗干净,用牙膏轻揉了一下(现在我不太排斥用牙膏了,因为生坑的表面总是雾沙沙,稍微用牙膏揉一揉,可以提亮,而且包金的问题不大。不过别用刷子使劲刷就行),差不多就这个状态不打算再动了。
牡丹簪先在烧碱溶液里煮了一会儿,把乱七八糟的煮掉些后,再用柠檬酸煮,煮完基本看的出工艺来了,但是表面还不是银子亮,有磨砂感。乱七八糟去掉后,看出有几块黑,麻烦的氯化银,好在不多。试验了一下海波溶液+氨水,煮了10分钟(再煮估计办公室要造反了),氯化银斑块有所消褪,但是整体比刚才黑了些。捞出来继续柠檬酸煮一下。稍微用玛瑙刀轧了一下,用牙膏揉成正常亮度。
看着洗白的牡丹簪,总觉得不满意,于是继续硫磺做旧,终于弄出了黑白分明的效果。
2支簪都上点护手霜,拍照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