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李煜称为天下第一的歙砚,究竟好在哪里?
古往今来,
无论是文人墨客,
亦或是书法爱好者,
对于来自安徽歙县的歙砚,
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它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
与甘肃洮砚、广东端砚、黄河澄泥砚齐名,
2006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歙砚产于古歙州,因此得名。
在今江西婺源于安徽歙县交界处,
龙尾山下的溪涧是最优质歙砚产地。
歙石是歙砚的主要制作材料,
它在5-10亿年的地质变化之中逐渐形成,
往往藏在山体之中,
需开山挖掘。
由于歙石矿物粒度细,
微粒石英分布均匀,
故发墨益毫、滑不拒笔、涩不滞笔。
歙砚到底有多好?
看看历代文人是如何称赞便知。
南唐后主李煜曾说“歙砚甲天下”;
苏东坡评价“涩不留笔,滑不拒墨,
瓜肤而縠理,金声而玉德”;
北宋书法家米芾赞道:
“金星宋砚,其质坚丽,
呵气生云,贮水不涸”。
而欧阳修在徽州得到一枚歙砚后提笔写过:
“徽州砚石润无声,巧施雕琢鬼神惊。
老夫喜得金星砚,云山万里未虚行”,
以此直抒欣喜之情。
歙砚历史悠久,
据文献和先存石砚记载,
早在汉、晋时期已有歙砚问世。
歙砚石质优良、莹润细密,
有“坚、润、柔、健、细、腻、洁、美”八德。
嫩而坚,砚材纹理细密,
兼且坚、润之质,
有涩而不留笔、滑而不拒墨的特点。
长久使用,砚上残墨陈垢,
入水一濯即莹洁,焕然如新。
经过长期的发展,
歙砚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千百年来为文人墨客所珍视。
它融绘画、诗歌、书法及雕刻于一体,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
1986年初秋,
一位曾梦想当老师的17岁农村孩子,
跟着父亲从皖南岔口走出,
这个不知道砚为何物的山区孩子,
从此开始走上了他外出求艺之路。
这一走,
徽州山区少了位老师,
却多了位徽州砚雕艺术家。
他就是制砚大师方韶。
自1986年到1991年,
方韶先后师从姜立力、方见尘两位大师。
方见尘大师见方韶颇有慧根,
用心栽培,精心点拨。
方韶不负师恩,打下坚实的砚雕基础,
技艺上有了巨大进步。
如今,他已成为国家技能一级(高级)技师,
安徽省歙砚雕刻项目非遗传承人。
方韶作品:歙砚-生生不息
方韶在多年的砚雕中,
琢磨创造出自己的“隐刀”法。
所谓“隐刀”,
即在雕刻中以书画淡墨效果为原理,
使雕刻效果更加含蓄、空灵,
用刀以虚实结合,
刀法以实见虚,
但实刀中每一刀必求其圆润、凝重,
虚刀中有过度,
让人有形断而意连,
以刀为笔,技法出神入化。
方韶作品:歙砚-灵芝云纹砚
方韶作品:歙砚-斜边素淌插手砚
附歙砚使用保养注意事项:
歙砚大多发墨养毫,但所用的墨必要是上等徽墨,以免磨伤厌面。研墨时用清水,墨身垂直,重按轻转,先慢后快,自然研出稠密的墨汁,用完后应用清水洗净,以柔软的海棉、软布拭干。不用时可用核桃油或润发油(国外一般用婴儿油)擦上,以保持光泽,然后放于木盒之中。
无论你是喜欢收藏的还是喜欢工匠作品的,都推荐你添加:匠粉,我们每天都会不停的输出对匠粉们的精神食粮,如果文章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希望你给我们评论提出,匠粉期待你宝贵的意见!
为了让身边更多人了解非遗,欢迎转发匠粉此文章!
- 1. 用户在珠宝大家坛发布的内容仅为发布者个人的立场或观点,并不代表珠宝大家坛的立场或观点。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布内容负责,因发布内容引发的一切纠纷,由该内容的发布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珠宝大家坛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2. 关于侵权:请阅读使用协议中的侵权举报条款,此为官方的侵权投诉唯一渠道,其他渠道视为无效申请。该服务为免费,大家坛拒绝任何性质的有偿删帖,不会和任何公关公司合作。
3. 本站为珠宝网站,请各位坛友不要在本站谈论政治和社会性话题,更不能攻击政府,否则后果非常严重,请务必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