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耻而后勇——谈国产表的差距所在
之所以想写写国表的差距,不是想崇洋媚外,贬低国产表。而是想让普通爱表人士客观的意识到国表的差距所在。须知崇洋媚外固然可恨,但盲目自大对国表的发展也有害无益。消费者可以力挺国表,但国表只靠一腔爱国热情是无法缩短这个差距的。我们都希望有一天我们国家的手表工业也能占据世界钟表行业一席之地。然而,国表要想跻身于世界品牌,需要努力的方面还很多。这种差距到底在哪里?这便是我主要想探讨的问题所在:一、技术差距。虽然国表如海鸥近年来质量提升不少,也能制造陀飞轮等高端表款,但和很多瑞士知名品牌相比较,在技术上还是有不小差距。例如1994年至2009年,瑞士手表在中国申请专利多达170多项,而国产表只有海鸥和飞亚达申请5项专利。这些专利几乎涵括了腕表所有的关键技术:游丝、擒纵、日历、月相、万年历、陀飞轮等等。目前国内的海欧机芯算是做得不错的。但海鸥主力机芯也是仿外国表机芯(如ST16仿西铁城8200,ST18仿ETA2892,ST19仿维纳斯175,ST21仿ETA2824-2, ST25仿江诗丹顿系列机芯, ST80是海鸥研制的首个陀飞轮机芯,仿宝珀陀飞轮设计),与ETA机芯相比,只仿其形,还仿不到神。就拿手上链来说,海欧机芯仿得很像,但实质上精准度、稳定性达不到,所以这个机芯在钟表行内也做为鉴别ETA与海欧机芯的依据!南宁、明珠等机芯都是仿日本8205机芯结构,还仿不出瑞士2824结构的机芯。所以,即使国产机芯外观仿得一模一样,但打磨技术跟不上,钢、铜的材料跟不上,零件的精密度、使用期限、稳定性也跟不上,所生产的腕表自然还是比不上瑞士品。
(海鸥ST18机芯,仿ETA2892)
(ETA2892机芯)
以下是全国钟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飞亚达公司副总经理、技术中心主任李北在专访中所谈:“少则五年,多则十年,中国手表制造企业至少是机械机芯制造企业,将面临设备大面积崩溃带来的灭顶之灾,行业危机绝非危言耸听。我国手表行业对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应用的敏感和重视严重不足,是差距加大的技术层面原因。通用机芯应着力于产品的稳定性、标准化和适度系列化,以便大批量生产和被使用。把营销噱头和潜心研发混为一谈则是对创新本质的亵渎。回顾2000年的相关数据,当年瑞士手表的出口平均单价为312瑞士法郎/只,约为同期中国手表平均单价的150倍。十一年后,国产手表在价格和竞争力方面的差距又被拉大了一些,而深层次差距则体现在效率、能力、产品质量、发展战略和品牌价值等多方面。如此局面的形成,除了产业意识、钟表文化和品牌价值等历史因素的影响,还有手表零部件生产效率低、成本高、质量差等现实的拖累,全行业设备普遍陈旧落后、技术改造缺失、战略和投入偏颇的现状,也是造成竞争差距加大和未来前景堪忧的必然。我国手表厂所用的加工设备大多引进于国外,瑞士制造的自动车、滚齿机和多工位铣等手表专用加工设备以及各种检测装备的装机总量也曾一度超过其制造国瑞士,当年引进的先进设备超期服役近半个世纪,早已不堪重负垂垂老矣。受技术进步和行业波动的影响,瑞士设备制造商大多停产老设备,或转产数控设备或关门大吉,原有设备的维修件已稀缺或者干脆断了来源,保养维护难以到位。好在因市场影响,多数企业的产能减少设备赋闲,暂时尚可从闲置设备上拆卸零部件用以服役设备之维修,但如此东拆西补又能维持多久?设备焉有不失精度和完好运转之理?零件加工质量难保和设备完好率下降实属意料之中。”
二、工艺差距。对腕表而言,工艺主要包含所用材质、加工精细度等因素。工艺上的差距也是我个人对国表最为怒其不争的一点。国表厂家只顾眼前利益,注重量产,而忽视工艺细节一直以来是众多表友所诟病的。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国表厂家不注重严谨、精细的理念,这体现在腕表品质上,就是机芯的打磨粗糙、所有零部件加工不精细。例如万国表每年从几百名学生中挑选出几十名,培养5年后才能正式上岗。培养5年的技师和三五个月的技师所制作的腕表工艺能在一个水平吗?当然国表工艺也存在技术上的因素,工艺精度的基础是加工设备和磨具,还有钢材性能,国内表厂需要做高精度产品都是从德国或者日本进口设备,很多特钢也都是进口的。小到一个蓝钢螺丝,大到陀飞轮等高端技术,国表表面上看没问题,但仔细研究,其工艺和性能就大打折扣了。海鸥ST21这种机芯有些也用进口游丝避震和发条,为什么用进口的呢?道理很简单,自产的性能比不上。
再说说陀飞轮吧,这是海鸥引以为豪的技术创新。对国表,我们看得到的“喜”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国产陀飞轮,一些买家认为相较于宝玑等大牌一块陀飞轮动辄百万的价格来说,国表陀飞轮最贵不过二三十万的价格实在是性价比非常之高。但仍然有不少资深表迷“不买账”,说到底,品牌价值与品质还是国产表无法忽视的硬伤,这便是一直存在的“忧”:即使是工业化如此发达的今天,制表业最值钱的还是人工,尤其是精密零部件的打磨,一部分还是必须依靠人手。宝玑的陀飞轮是顶级制表大师全手工精制而成,而这部分,正是国表经常忽略的地方,不仅仅是从美观角度的打磨修饰,包括一些功能上需要处理的倒角、毛刺等的打磨都还不尽如人意。
以下是海鸥在巴塞罗那钟表展上的展出的金雕龙和宝柏金雕龙对比:
(海鸥) (宝柏)
从两者的对比,就看出我们的差距。海鸥的呆板,不像雕的,有铸造出来的感觉。其实,我们有很好的微雕艺人,完全可以雕的更好。
三、经营理念差距。咱们的腕表是50年代从无到有,到了60年代还停滞了一段时间,说白了起步晚,瑞士表比咱们早起步200多年!瑞士表走到今天,已经形成相当成熟的产业链,有先进的经营理念、严格的质量控制、人才培养基地、高效的营销战略等,而我们没有,目前的现状就是国产表壳+ETA机芯。而国表自产机芯的性能和稳定性就更无法和瑞士品牌的自产机芯相比较了!目前很多瑞士钟表品牌甚至已经进入了中国的二、三、四线城市,配合很好的品牌推广计划,从而蚕食国产品牌的竞争力。而国表呢,还是说海鸥吧,市场定位就不准确,不安心做低端表,在技术和工艺上又不肯用心,高端表自然也竞争不赢,量产化也无法和日本表相比,还大量卖机芯给....,让高仿表有利可图,这让买海鸥正品的消费者情何以堪!四、售后服务差距。一个品牌的售后服务其实很能体现品牌的品质。我亲自体验过国表和瑞士表(在此不写明品牌)的售后服务。仅举一个例子,瑞士表送修后,售后中心会发邮件图片详细与你对比确认所维修的零件,分析造成问题的原因,并告知其维修方案,让你对维修的每个步骤都了解放心,维修完毕后还会洗油,重新全表打磨抛光,密封如新表一样呈现在你眼前,国表这方面就完全无法相比。
瑞士某知名品牌总部的实验室工作人员每天的工作,就是挖空心思的对腕表进行“疟待”:把腕表放进烤箱里烘烤,用高尔夫球棍击打,放在水里冻成冰块,安置在特制机器上一刻不停地抖动,或是放在设备里不断加压,直到腕表爆掉!连下午茶时间都会拿腕表来做投篮练习!有一次,他们竟然将一个1公斤的铁球,通过圆筒从一米五的高度自由落下撞击表面,还打赌蓝宝石表镜不会碎……看起来是那么不可思议!每一批即将出厂的腕表都会有几个“倒霉鬼”会被送去实验室接受“摧残”,工作人员会详细记录每一次的实验数据,从而判断这批腕表能否顺利出厂。
下图为该品牌上海维修中心。
话说回来,如果国表能像格兰仕微波炉一样做成世界级品牌,谁还会多花钱买外国品牌呢?但是你做的不好,品质达不到,不能怪消费者不买账啊。言归正传,设计、材料、工具、技术的差距归根结底,更主要的还是人。制表其实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所呈现在腕表上的就是严谨、细致、不断创新,人性化服务的态度和品质。我们不妄自菲薄,也决不自大浮夸!脚踏实地,努力做好自己的事,就是在工厂里打扫卫生也要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国表只有正视差距,不断学习,追求品质,勇于创新,才能真正提高质量和工艺,从而跻身于世界腕表品牌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