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黄金臂钏
最近看小说,里边有个情节是父亲给女儿一个礼物就是黄金臂钏,被另一个小女儿吐槽爹拿出2个弹簧。
臂钏,又称“手钏”“条托”“条达”,其形成来源于古代在手臂上戴好几个简单圆环的习俗。手钏在魏晋时开始使用,宋朝普遍流行,出土手钏多为铁、铜质,金、银质少见,手钏螺旋的数量由三道到十二道不等。此对手钏中每个都是八道,顶端由金线缠绕,圆环相连。
西安,南京等地博物馆都有。
(明,刻牡丹莲纹金钏,南京板仓徐俌继配夫人王氏墓出土,南京市博物馆藏。 )目前这对臂钏外借到长沙博物馆办展览
#金辉玉蕴:南京出土宋明金银玉器展# 这个展到本月31号。
这一对据说是河南博物院的。
这个不知道是哪个博物馆的,图案比较清晰。
又去查了点资料,可能有错误,先贴来了。
缠臂金其实是古人经常见的一种装饰物,是不分男女的。只不过后来才变成了女子专用的装饰物。弹力圈,大家都玩过吧,不过缠臂金的圈数要比弹力圈的圈数少得多。
和所有的玩物佩戴一样,圈数的多少都是要看佩戴人的身份。身份地位高的则有12、13圈,中等的也有3到8圈,最低等的只有1圈。在民间,普通老百姓是没有佩戴资格的。
通过名字缠臂金、臂钏得知,这玩意儿是穿戴在男女子的上臂部位。一圈又一圈,圈圈套圈圈,穿戴上去就好像是套了好几个手镯上去。特别是秦汉时期的男人,穿戴得最多,手部要动的时候,还要小心翼翼的。而且这玩意儿并不是古代中原人发明的。这一点就要联系上跳脱这个名字了。阎立本的《步辇图》中的打扇仕女佩戴臂钏
缠臂金的历史非常久远,最早的记载出现在商代。在商代的时候,缠臂金是从北方游牧民族专属穿戴的,商朝人也就只能看着流口水羡慕了,因为对于游牧民族来说,他们手臂上的就是他们的家当。毕竟这样方便迁移家嘛。
到了秦国统一六国之后,缠臂金才徐徐地传入中原地区。再到西汉时期,才逐渐多人穿戴起来。但是在秦汉时期,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地区的语言就像是鸡同鸭讲,所以才有了跳脱一词。 再到了东汉时期,女子上臂的含义就比较隐私了,跟不能看女子裸脚的意思一样。所以在这个时期,缠臂金就成为了男女之间的定情信物或者是聘礼。这一点可以在东汉诗人繁钦的《定情诗》里找到。 "绾臂双金环" 指臂钏,又称缠臂金 可能因为穿戴的部位方便,所以从唐朝直到明朝,穿戴的位置都是在小臂或者手腕处。宋朝和明朝的经济科技发展,缠臂金的地位被很多新鲜与奢华的装饰物给挤下来了,所以很多民间百姓也就穿戴得起了。 在一些古代画像中,我们可以发现有很多女性,甚至是佛像手上,都有穿戴着缠臂金。
- 1. 用户在珠宝大家坛发布的内容仅为发布者个人的立场或观点,并不代表珠宝大家坛的立场或观点。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布内容负责,因发布内容引发的一切纠纷,由该内容的发布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珠宝大家坛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2. 关于侵权:请阅读使用协议中的侵权举报条款,此为官方的侵权投诉唯一渠道,其他渠道视为无效申请。该服务为免费,大家坛拒绝任何性质的有偿删帖,不会和任何公关公司合作。
3. 本站为珠宝网站,请各位坛友不要在本站谈论政治和社会性话题,更不能攻击政府,否则后果非常严重,请务必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