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坛

交流探讨古代玉器(帖中图都是自玩非出物,勿询)

最近狂迷古代玉器,但珠宝大家坛里面好像没有专门这样的版块,发此一帖,希望大家家里有藏的,发上来看看,大家一起交流个。(最好是宋元以前的玉器,因为明清玉器传世的多,入土的少,有些沁少,工痕不拍清晰,很难在图上去辨析,容易有误解)最好别是翡翠,个人对明清的翡翠甚了解,当然,若是有前辈愿意讲解关于明清翡翠的,特别愿意坐听讲课:)
在下抛砖引玉个,先发一图,大家讨论。这是一个半熟坑的宋代辽金时期的鸳鸯坠子,俏色圆雕,多采用了管钻去料的手法。(生坑指的是刚出土未盘的,熟坑指的是已盘的,本人这个,说是半熟坑,其实应该算是熟坑,但是未盘戴透,我称其为半熟坑,个人说法,并不是有专门这样的词语)


我觉得,一件古玉,上手看的时候,首先要看气韵,一定要漂亮,珠定大家坛里的各位,对于漂亮不漂亮判断的眼光肯定有一定的基础。有些古玉未盘的玉器,刚看时可能会蓬头垢面,但是,细看之下,较现在的玉器定有精雕细琢处。
二是看沁色,这种沁,是由外至内的。擦一擦,不用油也会透亮。新人的话,千万别去碰什么鸡骨白的物件,那种是钙化的,烧火做假的多,既使真的,也难以盘变。真古玉的沁色是活的,特别是宋元以前的,活的意思是:沁色下的玉器还是光亮的,透光。在盘变的过程中,沁色会有变化,越来越亮,而不是染色的僵化浮光。
三是看雕工,古人雕磨玉器,用的是慢工跟解玉砂。关于解玉砂,有句古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意思就是玉石比较硬,一般的石头或铁器去刻磨他,不一定刻的动,而成细颗粒的石头却可以慢慢的将玉石搓磨掉。(所以,在古玉的阴刻线沟底往往是能看见磨砂状的沟底)
。。。。
专家说古玉,说到细处,可以写成一本书,所以,要研究透,凭我几句言语,远无法概全描述。总结一个字“慎”。
个人推荐一个书,不是我写的,我也不是卖书的,大家可以书店或网上找找,常庆林写的《殷商玉器鉴赏与辨伪图典》,价格不贵,性价比极高。古代的砣工,总有工具等等的时代演变,但大同小异,此书可以参考。而且,识别古玉,不能不看《中国出土玉器大全》,大全虽不全,但是较有代表性,而且出土的时间,地点,有考有据,可作参考。网上原书得4000多,个人建议,可以找找电子版的看。
有人说,博物馆跟专家都不可信。个人认为:此言有偏。专家之所以称为专家,是因为术业有专工,专家也可能只是对特定的领域较为熟悉,并不是百晓生。而且,会识别古代玉器的,不一定就认得古代铜器。更何况,古代玉器也有奇型怪状的,我们老百姓去收藏一些古玉,最好是挑会看的,简单的,开门的。而专家的鉴别工作,往往破解疑难的的点,看错不奇怪,看某件东西,不代表他们不比我们熟悉。而博物馆大小级别不一,有赝品不奇怪,但像上海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之类的展品,若是标明出土的,还是可以去观摩借鉴的。
累述可能有偏,共同探讨,咱是抛砖引玉:)
注:其实现在的科学仪器有些是有助于我们观察古玉微特征的,要会用,别依赖,用起来,事半功倍:)

发布于 2013-05-26 07:40:21
回帖19 评论0 浏览 -

回帖

抱歉,作者被扔进小黑屋反省中

抱歉,作者被扔进小黑屋反省中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