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翡翠 该怎么看翡翠照片
咱们这里很多翠友都是通过网购这种方式购买翡翠,我想下面这篇文章会对大家有所帮助吧^_^
大家网购翡翠,最重要的依据就是商家的照片了。色差、棉绺裂、结晶、黑点杂质,还有器形和雕工上的各种瑕疵,每样都要大大影响翡翠的价格。这话题太大,今天先从色差说起。
说到色差,有几个关键词——色相,指色彩的名称(比如红黄绿);饱和度,指色彩的鲜艳程度;明度,指色彩的明暗。所谓色差,无非是说照片在这几个方面和实物有差距。大家网购翡翠常常遇到的是什么呢?色相的偏差一般是油青变成绿水,蓝绿变成阳绿,灰色变成紫色,等等。饱和度的偏差一般是淡色变成浓色。而这两者结合,就有诸如飘花变满绿之类的后果。明度也会对色彩的还原有影响,但相对没那么严重,在色差这方面主要是辅助的影响,倒是利用反光掩藏瑕疵属于某些商家常用的招数。
造成色差的原因很多,主要是以下几条:
1.拍摄环境的影响。比如,光源的种类(灯光还是日光?哪种灯光?不同光源色温不同),拍摄的时间(同样是日光,上午和傍晚就不同,直射和阴影下也不同),等等。
2.后期ps调整。包括调整色彩平衡、饱和度、对比度、明度等等。
3.拍摄工具的影响。不同品牌的相机、不同的拍摄模式,即使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下拍摄,也会有不同的效果。某些相机拍出来偏蓝,某些就偏黄,或者偏红。普通家用卡片机还会有一些自动优化的设置。
4.输出工具的影响。不同的显示器看同一张照片效果也不同。一是显示器种类的原因,比如液晶的就稍微比crt灰一些,色彩层次感也比较差;二是显示器自身的色彩校正设置。
我更主要关注的是前两条。后两条原因造成的色差一般不会太严重,而且这种色差具有一贯性。有些卖家的图虽然可能和实物有一点差别,但是统一地偏蓝、偏黄或者偏白,不论拍的是翠、翡还是紫罗兰,这种色彩倾向是不变的,那么就可以判断,应该是相机本身设置这类原因。而如果同一个商家,拍翠色就偏绿,拍翡色就偏红或黄,拍春色就偏红或偏蓝,那对他的照片的可信度,就要打个折扣。
怎么才能知道商家的照片有色差呢?这是最关键的。每次动心的时候我都在心里对自己大声呐喊这个问题。
一件翡翠,美美地摆在桌上,或许旁边还衬着几朵红花几棵绿草,或者木雕石头之类的装饰品。我怎么知道他的照片是不是写实?
一句话,判断的时候要充分利用环境中的参照物。
一般商家ps照片,很少有仅仅ps商品本身那个区域的(太麻烦,而且如果穿帮名声臭得更厉害),都是整张照片一起ps。如果本来是褐黄色,非要弄成橘红色,有什么办法呢?ps是可以做到单独调整红、蓝、绿中某一项的数值的,那常用的办法自然就是加红,减黄,再减弱点明度,就ok了。当然这是简化版的说法,大家理解个意思就行了,我也不想教人坏。
注意了,整张照片的色彩倾向这个时候都发生了变化,如果他的商品照里不幸出现了一株植物,那么绿色的叶子就会变成……蓝绿色,甚至几乎是蓝色。这是一个实例,我没看实物就知道那照片不对,不准确。(如果你质问我凭什么,我只好耸耸肩膀。大家装个ps自己玩玩就明白了。)
话说回来,不是所有参照物都那么好用的。谁也不知道他桌上那片叶子是不是原本就那么绿,如果人家摆了个石头,我又如何确定这石头是什么颜色?所以,最好的参照物就是:一、白纸;二、人手。
如果有白纸衬底,那基本大家就都能识别色差了。当然也要看的时候脑子里有这根弦才行。我见过坛子里某个翠友晒收藏,两个镯子一个是满绿一个是紫罗兰。都在白纸包里放着,才打开就拍了照。满绿那个,白纸是蓝绿色,紫罗兰那个,白纸成了粉红。偏色原因我不知道,但能肯定的就是色彩饱和度太高了,就是说实物没那么鲜艳。晒收藏品无所谓色差不色差了,大家看个热闹而已,要是商家拍照片拍成这样,我建议大家马上把鼠标指向浏览器右上角那个小红叉。
所谓人手作参照,就是看上手照了。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下面那个坑接着说。
另外,黑底照看色差是没什么用的,这个要说明一下。
这是同一个商家不同商品的图片,我有理由相信也是同一只手。但是!但是它们看起来根本不是同一只手吧?
托着白底青镯子的这只手,比较黄一些。大家都知道,绿色就是蓝色加黄色嘛,黄色调明显一些,就是所谓的绿色更“阳”一些。也许是我的显示器有问题?ms白底部分都有点泛黄的倾向。
偏黄.jpg
而托着紫罗兰观音这只手,红得也是发紫……而人手本来应该有的黄色倾向,我没看到了。黄色和紫色是补色,加强一个就必然削弱另一个。顺便说一句,这也就是为什么阳光下和某些灯光下紫色会“跑”的原因。因为很多时候的阳光以及某些灯光是明显的黄色调,黄色调下的紫色、尤其是蓝紫色,很容易变成一团灰色。如果是偏白(或该说是偏蓝)的冷调光源,紫罗兰色就会非常漂亮。如果你暖调光源下看到了明显的蓝紫色,恭喜你,那可真是紫药水了。
偏红.jpg
这张照片也是用的卖家原图。上面的黑色圈出部分,是朋友用来证明两张照片里出现的乃是同一只手。
上面这张,我觉得不仅仅是色调的问题了,饱和度也是高了。镯子固然是绿得刺眼,那只手是不是也不大对劲?尤其是,如果和下面那个托黄镯子的手比起来,血气十足啊……
对比照.jpg
好了,人手作参照第一节完毕,我得到的第一个重大启示是:同一个商家的图片,如果拍不同的翡翠,手的颜色就变来变去,那最好少和他打交道。如果实在喜欢这东西,还是要个白底照。
怎么知道商家的照片都是什么样子?请点击“搜索”,然后搜这个用户名,看看他发的帖子嘛。
来看看什么叫饱和度过高。说白了,就是颜色鲜艳得可疑。哦我可不是说翡翠,我说的是手。
请大家举起自己的手,好好看看它在自然光下是什么样子。基础的黄色调,透出淡淡的均匀的粉红血色。这是对的。
来看这只手,毛细血管怎么这么明显?甚至手指和手掌上出现了一块一块的红色,难道刚被人打过手板?
过饱和.jpg
另一个例子图1.jpg
重温色调的差别。这张图和第二张是同一个镯子,不过颜色不大一样。这里头的差别比较细微,大家仔细分辨,最好开两个浏览窗口分别看这两张图,迅速切换,就能看出不同。上头那张,绿色偏黄些,紫色也更"粉嫩",偏粉;而下面这张,绿色里的黄色调减少了,蓝色调增加了,从黄绿变成了青绿,紫色呢,也从粉紫向蓝紫转变。我描述的是一个色彩变化的倾向,仔细体会应该是能看出来的。这种变化和这两张照片里的手的转变是完全一致的,说穿了就是上面那个偏黄,下面这个偏蓝。
另一个例子图2.jpg
家里有photoshop的翠友,可以试试自己调节白平衡。给大家提供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当然,这也是对照片有一定要求的,是要在日常光线基本正面照射的情况下拍摄的,而且要白色底子。所谓的正面照射,就是说光线别远远地从一个很偏的角度投过来。光线充足,但别太强烈。一般商家照的白地照都能满足这些条件。
我的机器刚刚重装了没几天,ps还没装上,凭记忆说吧。打开photoshop软件,菜单里找图像-调整-色阶,出来一个对话框,右侧下方有三个小试管一样的图标,鼠标点击最右边那个,这时候鼠标放在要改的照片上,看到么?鼠标指针就变成小试管的样子了。在照片上光线充足的白底上点一下,整个照片就会自动调整白平衡。
大家用这组图里面的第三张练练,这是买家拍的白底生活照。用小试管点击的时候多换几个不同的位置试,应该是能够调整到和第二张照片接近的程度。我也保证,基本不可能调整成第一张那样。
卖家图.jpg
好了,说完了同一商家的上手照对比,再来说没有可对比图片的时候怎么办。
这两张照片是坛子里的网友的,我也不知道最初的卖家是谁,就当个典型例子说说。
看第一张,珠子个个翠绿可爱,相当诱人。
疑似满绿珠.jpg
但第二张简直是惨不忍睹。
实际…….jpg
据说,实物还没第二张好。现在假设有个商家提供的是第一张那样的效果图,结果我买到手一看……真是要哭死了。翻回头想,有没有一丝痕迹可循?其实是有的。看第一张图的手臂,姜黄姜黄啊,又不是黄疸病人,怎么会这样?还不是为了让蓝绿摇身一变成为阳绿。
所以请大家务必牢记,看照片不要光看翡翠,还要看翡翠旁边一起出现的东西,尤其是生活中常见的东西。人手和白底照是看颜色最准确的参照物。
最后也要强调,这主要是经验性的东西,上手照也不是就一定能看出问题,还是要多看照片,结合不同的实物,看多了就有感觉。
这是我曾经买了又退的一件东西。退货的主要原因就是偏色,还有个没说明的瑕疵。这里先说偏色。
看卖家的图,手的颜色也是比较正常的,虽然比我的手要红一些,但也不排除人家就这样,这没办法事先预知。
到手的一件货2.jpg
这是我自己修改成和实物一致的样子。
我ps修正后2.jpg
卖家说他没有ps过,我也相信他,但说到写实程度我真的不满意。人家还是比较痛快给我退货了,所以我没什么可抱怨的。就是用这个给大家当个例子。
说真的碰到这样的照片就没有太大的办法了,看上手照不是万试万灵,谁也没有火眼金睛到这个程度,随便看一眼就知道照片准不准。这个除了撞运气,就要靠卖家的人品和技术了。如果一个卖家能主动提供不同角度的上手照、透光照、白底照,基本说明这个商家是能信任的,这样的商家,就算真的货品有什么你不满意的地方,退换货应该都是好商量的,人家不会欺负你。珠珠的照片没有白底照,就是透光和上手,但我也从来不担心他的照片有色差。做生意到了这个境界,顾客就不用担心这些问题了。希望这里的商家都能做到这个程度,让大家无条件地信任你
- 1. 用户在珠宝大家坛发布的内容仅为发布者个人的立场或观点,并不代表珠宝大家坛的立场或观点。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布内容负责,因发布内容引发的一切纠纷,由该内容的发布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珠宝大家坛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2. 关于侵权:请阅读使用协议中的侵权举报条款,此为官方的侵权投诉唯一渠道,其他渠道视为无效申请。该服务为免费,大家坛拒绝任何性质的有偿删帖,不会和任何公关公司合作。
3. 本站为珠宝网站,请各位坛友不要在本站谈论政治和社会性话题,更不能攻击政府,否则后果非常严重,请务必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