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无论山料还是籽料,自身不带任何油脂的,不像一些木质文玩,自身会分泌一些油脂。和田玉的油性就是经人手盘玩或者佩戴后,手上分泌的油脂或者佩戴时身体分泌的油脂附着在玉石表面,形成油润感,籽料有天然毛孔,毛孔是由大大小小不规则的坑凹组成,这些坑凹更容易吸附人体分泌的油脂,任何一块和田玉籽料上手盘玩一会儿,很快就会出现油润感,垃圾籽、标本籽同样具有这样的特性,没有天然毛孔的山料的表面也会附着我们分泌的油脂,相对籽料没那么明显,造成了很多玉友认为籽料的油性比山料的认知,仿籽的人造毛孔吸附油脂的能力跟天然籽料是一样的。无论籽料还是山料,适用于各种颜色的和田玉:无可见结构或者结构不明显,这样的料密度都不低,说直白些就是玉质,遇到玉质好的原石或者成品,预充足的前提下,是值得入手的。单说我们分沁的油脂,其实很容易观察到特别在夏季,我们每天用的手机,手指在屏幕上频繁触摸几个小时后,手机屏幕上除了自己的指纹外还有种可见油脂类物质,这就是我们手指分泌出来的油脂(跟我们的鼻翼两侧分泌的油脂是同一种物质,只是量没有那么大),附着在手机屏幕上感觉很脏,附着在和田玉上就叫油润感了。手机屏幕上的油脂我们基本会随时清理,手机屏幕始终都是明亮清澈的,附着在和田玉上的油脂坛友们不会随时都清理吧,戴着洗澡只能洗去大部分,有些角落油脂会堆积,堆积的时间长了就形成包浆,包浆除非重新打磨,否则基本很难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