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坛

一块昆仑玉翠料的故事

2004年前后,昆仑玉原料交易远没今天火爆和正规,那时山上大股东下的小股东在分得玉石原料后,往往在一个大院内堆放,敞开让人在院内成块挑选,门口有数个议价人员过磅,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非常简单。
在玉石堆上,有许多人(多为戴白帽的穆斯林朋友)翻动玉石,拿喷壶冲洗选料,我们往往从所选料中谈价交易。通常有两种方式(1)是包出院价:也即你在院内谈价多少我不管,我只支最后的价,差价是你的。(2)稳赚价:我在你出门价的基础上加多少钱。后者非常符合回族做流水生意的理念。在那个时代我们虽多支了钱,但选料面很宽,也省得选粗料的艰辛。
记得2004年底,天气很冷,我起大早去赶“开库”,刚一进门就见一帮人抱着几块玉石往院外冲(实为起哄),一问才知是110公斤原料被一帮人5500元买走,我看见地下有8块玉石,其中4块带翠就立下决心来买,正准备用手递价时,那边已经成交(有人举手示意),我果断地与示手成交的人递价9000元,那人示意成交,正当我去搬玉石时,有一帮人骂骂咧咧地不干,那是还有其他股东用手在谈价(这是摸手交易的缺点),虽说我出价最高,但他们不放弃,并把双排座开来。见此情景我找到与我达成交易的大股东,陈述回族交易的习惯和信用,最后他给了300元才算摆平,此事说起罗嗦,实际前后只有5分钟,那时我真切地感到什么是市场经济,也体会市场的魅力。
我把玉石搬到旁边,静等夫人送钱过来,有人不断出价,其中有一人愿出1。3万将其中一块翠玉买走,我坚持不卖还受到夫人的训斥。

这块原石2007年参加《大美青海》香港行,其中有一人打电话愿出10万收购它;到2010 年又有人愿出18万,我想这块区区6公斤的玉石应该不值此价,没想到今年初有人出30 万确实吓我一跳,我想别人只是说说哄我高兴吧。
我并没打算卖掉这块玉石,表面上是我喜欢它的色彩,实者是我一次成功交易的纪念。

发布于 2011-10-07 18:26:15
回帖0 评论0 浏览 -

回帖

列表为空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