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玉石头价涨至每克几万 真正的藏家都不收
黄龙玉石头价涨至每克几万 真正的藏家都不收 近年来国内投资市场上涨价幅度最大的品种是什么?股票、房产、黄金,还是大宗商品?都不是!这些投资品的价格上涨,比起一块块疯狂的石头,都只能说是小巫见大巫。在翡翠的带领下,近十年间,很多玉石的价格以十倍、百倍甚至千倍的数量级上涨。而黄金不过涨了近5倍,白银最高涨了约9倍,铂金涨了不到3倍,钯金价格甚至还低于2000年。 疯狂石头的价值神话,几乎发展到了“沾石必涨”的地步。最突出的例子是,近年玉石收藏市场上,黄龙玉和岫玉这类本不入流,在几年前只能称得上是杂石的品种,也成为收藏投资界的新宠,身价翻滚直上,上演着“石头变玉”的神话。不仅如此,一众金丝玉、台山玉、蓝田玉、昆仑玉、独山玉打着“新玉种”的旗号,价格也成倍飙涨。 黄龙玉、昆仑玉、金丝玉、台山玉、蓝田玉到底有没有收藏投资价值?它们的价格神话,是价值的回归,还是炒家的推动?在玉石普涨的情况下,还有什么潜力股可挖?最重要的是,玩玉的方向到底在哪里? 中国的四大名玉,矿物都是经过几亿年的时间才形成的,不可能随随便便就冒出一个新玉种。昆仑玉、金丝玉、台山玉、蓝田玉等等,其实都是噱头,新壶装旧酒。好像台山玉,其实是黄龙玉的一种,只不过产自台山,就被包装成了一个新玉种。又比如汉白玉、大理玉、阿富汗玉、蓝田玉,其实都是同一种矿物碳酸盐大理石,物质成分是相同的,但不包装卖不出好价钱,所以各地在宣传时,都套上一个漂亮的名称,产自北京的被称为汉白玉,产自云南大理的叫大理玉,产自阿富汗的叫阿富汗玉,产自陕西蓝田的叫蓝田玉。 打个比方,和田玉和翡翠就是大盘股、蓝筹股,而其他的玉石只是题材股。岫玉之所以一直炒不起来,除了其产量很大之外,最重要的原因是岫玉本身的品质不行,质地比较软,放久了光泽容易浑浊暗淡,还会失水、褪色,远不如翡翠玉器那样越擦越亮,所以这些材质特点决定了岫玉只能是一种低档玉料,多用于摆件。而汉白玉、大理玉、阿富汗玉、蓝田玉容易开裂,也不是传世的藏品。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黄龙玉、金丝玉等新冒出来的“玉种”,没有历史文化的积淀,没有经过市场长时间的考验,品质的稳定性也未被认可,充其量只能是有所玉化的石头。收藏其实应该是收藏文化,选择一件收藏品,一定要考究它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积淀。但翡翠价格经过这么多年的历史考验,仍然能够不断攀升,因为它有几百年的文化沉淀。和田玉的历史更悠久,承载了从上古到现在7000多年的文化,“完璧归赵”、“价值连城”等很多典故,说的都是和田玉,在中国文化历史上,再没其他东西能够由单一物质,传承为一种文化。 反观黄龙玉,看完就完了,说不出什么历史,什么典故,缺少文化支撑。它的价格暴涨,更多是炒作的推动。炒家看到翡翠、和田玉涨得太厉害了,获利空间越来越小,就把黄龙玉推了出来。其实黄龙玉的物质成分不稳定,致密度远不如翡翠、和田玉,容易跑水跑色。我做过实验,拿一块黄龙玉在室内放着,三个月或者半年后你再看,颜色就会变淡变白,如果有光晒的话,变色更快。而翡翠、和田玉物质成分很稳定,放上几百年、几千年都不会跑水跑色,因此它们才是值得人们长期收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