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灯塔余晖,这次说说美国的优点
之前连续吐槽了5篇,有不少读者问美国就没有什么优点么?
其实客观地说,美国的优点当然有,而且还有不少。之所以从美国回来感觉槽点那么多,主要是作为我们这一代人,大半辈子对美国都是仰视的,所以衡量美国的标准不仅是今天的中国,更是曾经心里那个理想国度,当真正体验了那边的生活以后心理落差太大。
这次我们抛开大的政治经济因素不谈,仅从一个普通美国人的小事来说一些美国的优点:
我远房表姐夫的一家。他们是二战后期移民美国的德国裔,经过几十年的繁衍,整个家族有数十人,主要居住在加州和亚利桑那州。
表姐夫年逾七旬,以前是个高级蓝领,当过长途卡车司机、电气工程师和机械工程师。永远是格子衬衫、牛仔裤、工装靴,微胖的身材,带着很阳光的笑容,最喜欢一边喝啤酒一边侃大山,永远对新技术、新装备保持孩子般的好奇心,家里的一切工作,大到盖房子、修车,小到修理电动牙刷、刮胡刀,都是手到拈来。
表姐夫每次在街上碰到熟人都是很热情地大声打招呼,他爱用“how are you”,我问他不是美国这边流行说"what's up"打招呼么?他一边重复着"what's up, what's up……",一边戏谑地撇撇嘴摇摇头,显然觉得还是“how are you”更正式、更真诚。
“一辈子开车从未发生事故”是表姐夫非常自豪的事。他开车很绅士,凡遇到行人横穿马路,即便不在路口或斑马线上,他也绝对停车让行;在一些写有“STOP”的路口,就算是没有红绿灯、没有行人,他也会规规矩矩地做一个“full stop”,再起步通过。我跟他说:“在北京像你这么开车,一上午都到不了办公室。”,他笑笑说,:“可这里是美国,法律规定就是要这样开车。”
说到法律,表姐夫对我当初放弃当律师跑去干传媒公司的事颇不以为然,因为在他看来,律师、税务师、医生是最不可或缺的职业。即便是一个普通家庭,大事小情都经常要请律师帮忙处理,经济飞速发展的中国怎么可能少了律师的饭碗?
我跟他说,“中国的律师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是风险的防控者,而是出了问题以后的裱糊匠。这些年中国人的法律意识确实也提高了很多,以往打架打不过了会放狗,现在通常是请律师,让律师去咬。我既有法律信仰,又不善于咬人,特别是表演咬人,所以暂时就不干律师了。”
表姐夫常去他家附近的一个美式餐厅吃饭,尽管他经常抱怨疫情以来通胀太凶猛,连小费也越来越贵,但每次结账的时候他总会给15%小费。我问他:“那个POS机上不是有10%和No的选项么,你还每次都给15%?”
表姐夫说:“我都70岁了,多那几美元,除了去Vegas也没什么可花的地方,这个店里的服务生是我看着长大的孩子,为了还大学贷款,一会儿这边下班了还要去酒吧上班到半夜,能给他一点小帮助,我也挺高兴,为什么不呢。”
表姐夫其实是一个普通美国人的缩影,在美国的几个月,遇到类似的老一辈美国人还有很多。他们是那个帝国鼎盛时期的缔造者和亲历者,自立勤劳、真诚友善、尊重法律、善于呵护弱者尊严,这些美德尚未被乱世所完全抹去。
谈起美国如今的状况表姐夫也很无奈,曾经他也是某位总统的忠实拥护者,积极地作为志愿者参与选举拉票活动,希望用自己神圣的投票权去捍卫美国的优秀传统。然而后来两党轮番掌权,竞选时说得都挺好,一上台就避重就轻昏招频出,不仅无法挽回“美况愈下”的颓势,反而让美国社会越来越动荡。这是让表姐夫非常不理解的事情。
- 1. 用户在珠宝大家坛发布的内容仅为发布者个人的立场或观点,并不代表珠宝大家坛的立场或观点。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布内容负责,因发布内容引发的一切纠纷,由该内容的发布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珠宝大家坛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2. 关于侵权:请阅读使用协议中的侵权举报条款,此为官方的侵权投诉唯一渠道,其他渠道视为无效申请。该服务为免费,大家坛拒绝任何性质的有偿删帖,不会和任何公关公司合作。
3. 本站为珠宝网站,请各位坛友不要在本站谈论政治和社会性话题,更不能攻击政府,否则后果非常严重,请务必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