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坛

普及一点常识:钻石市场是这样运行的

27
讨论

钻石价格为何居高不下,很多人认为是因为“稀少”.事实是这样的吗?19世纪以前,钻石确实稀少,只有在印度的河流和巴西的雨林里有少量发现,全球的宝石级钻石的产量每年也不过几千克。当年这样稀少的产量和华丽的外表,使得钻石受到了西方皇室和权贵一族的青睐。

  可这个时代早就过去。工业革命之后,随着开采技术的提高,成吨的钻石被开采出来。全世界现存的钻石已经好几亿块,而全球一年的钻石产量也已经达到1.24亿克拉,近25吨。

  记得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曾有预言称,“如果能成倍地生产出大量的钻石,钻石的价格将大幅度下跌。”然而当这一天真的来临,经济学之父的预言却不幸成空。

  钻石的价格不仅没有大幅下跌,从来都是逐年递增,甚至1930年这样的经济大萧条时期,钻石价格依然没有随着人们购买力的下降而出现明显衰退。这明显有悖于经济学常理。

  违背经济学常规的现象往往都是因为垄断,或者说垄断之下的经济现象都有悖于常规--这个“定理”几乎适用于所有市场。在当下,已经没有人能够想象得出,假如将钻石投放到自由交易市场,将会出现什么样的价格。

  戴比尔斯垄断两步走

  钻石领域的垄断可不是一般的垄断。要想了解这个市场,必须知道一个大名鼎鼎的垄断组织--戴比尔斯联合矿业公司。查看大量的资料显示,我们今天 所看到的来自于各大专卖的钻石成品,几乎全部由这一家公司流出--经过一百多年的运作,这个控制钻石的跨国集团垄断了全球钻石产量的近80%,而且戴比尔斯旗下的中央销售组织,更是世界钻石毛坯的主要供应者。

  早在近130年前,戴比尔斯公司垄断了南非的钻石之后,钻石的定价权就失去了自由。翻看大量资料,我们发现有一段发生在戴比尔斯成立之前,比较陈旧但是足以说明问题的历史--1870年,在南非的戴比尔斯兄弟的农场附近发现了大型钻矿,巨量的钻石供应在当时曾经成功地击溃过钻石的价格曲线。然而 这样的事例再也没能出现,因为在明白了“正是因为高昂的价格才成就了钻石”之后,戴比尔斯应运而生。至1989年,这个公司垄断了几乎全球的钻石供应。

  这其中,我们发现戴比尔斯做了两件让大家很吃惊的事。成功掌握全球九成以上钻石来源的戴比尔斯所做的第一个动作,便是遣散达数千名的工人,人为地大规模消减了钻石的产量,人为地创造了钻石的稀缺属性。戴比尔斯在垄断南非的钻矿后,整个南非的钻石产量反而下降40%.戴比尔斯做的第二件事就是创立钻石配售单一渠道,戴比尔斯的钻石只出售给伦敦钻石集团等极少数买家,再由这些买家投放市场。这种钻石单一渠道销售系统的建立,让世界钻石市场建立了一种长久的动态供求平衡,避免了钻石市场随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发生急剧的动荡。

  正是在戴比尔斯做完这两件事情之后,钻石价格在一年之内,几乎翻倍。1975年至1980年间,经济的高速发展,加上垄断之下钻石被人们冠以的保值属性,市场对钻石的需求急剧增长,造成了一股抢购风潮,以致许多投资者纷纷出资设立钻石公司。在以色列,优质钻石可用于银行高价抵押贷款,钻石价格被 哄抬到史无前例的高峰,钻石市场几乎失去控制。

  直到1981年,世界经济在一轮增长之后开始出现不景气的迹象,投资型的优质钻石价格大幅度下跌,2~3年间平均下跌了40%~60%,不少钻石公司纷纷倒闭。恰恰是在此期间,戴比尔斯的垄断帝国开始发挥效力。在世界经济衰退的过程中,戴比尔斯开始果断减少钻石原石供应量,以此稳定钻石价格。1986年以后,钻石的价格开始以5%~15%的增值幅度逆势逐年稳步增长,再度反向地向世人展现出钻石这一并非极度稀有的宝石,本不应具备的如此强大的保值增值属性。

更多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