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绛彩瓷和新粉彩瓷是民国瓷类的重要特点
浅绛彩瓷和新粉彩瓷是民国瓷类的重要特点
所谓民国瓷,是指从1912年至1949年间由景德镇生产的瓷器。这近40年的时间,上连清末,下接现代,因此,瓷品上出现的特征也有一些变化,早期与光绪朝瓷相似,晚期又与现代瓷相近。民国瓷中,大量的是日用生活瓷,其中的制作精良者,也值得收藏。 鉴识民国瓷,也应从胎、釉、彩料和老气4个方面入手去进行。
民国瓷的胎质,早期普遍见粗松,较晚清尤甚,胎釉结合部多泛黄色。也有精细的,与晚清精品相类。现代仿品胎质做得反而坚密而生硬,分量或轻或重。民国晚期由于工艺操作机械化程度提高,坯胎整齐划一,厚薄均匀,切割精准,胎土细润,铁星减少。另外,由于窑炉和燃料的改进,器物受火均匀,胎土瓷化程度提高,不易变形,胎体坚致。民国瓷的釉面,一般来说大都略微泛黄,表面光泽柔和,给人一种松软之感。现代仿品则光感过强,没有柔和感。民国后期釉料经过机械处理,釉面明净细润,但同样光亮柔和却不刺眼,这是由于时间在里面起作用。民国期所用青花料,一种是沿用清代料,但多有杂质,因而多数呈色发灰,不像前朝瓷发色有精神。另一类发色也见纯正艳丽的,却不够沉着,不能入骨,有漂浮感。民国瓷施彩已逐渐不取矿物颜料而采用化工颜料,色彩纯度提高,少有杂质。仿品色彩死板,少有鲜活之气。识民国之器,要多从老气着手。民国至今,至少五六十年以上,传世品上应有包浆,凡釉面色泽全无者,多数是为去浮光而用酸作假过的。此外,民国器绝大部分是传世品,应有擦痕和使用之痕。但若发现有人为的方向一致的细小而密集的擦痕,这是作伪者为了去除瓷面的浮光所为,那么,此品也就可以断为新品。
民国期大量仿制历代名瓷,但仔细观察不难区别。民国所仿的三国、两晋和南北朝瓷,其釉面和胎土的结合不如真品紧密,胎质也不如真品坚致。仿隋唐五代白瓷,胎骨过白,釉色过亮,与该几朝的胎釉特点不一。其所仿宋元名窑瓷,一是制作粗糙,颜色不纯,釉质也较粗。所仿的钧窑、汝窑、哥窑等瓷,均不能做出这些名窑瓷的特定特征。所仿明代器也是这样,胎体不如真品厚重,又无真器的丰满、浑厚、庄重和古朴之气,里子处理不到位,器物一般无接痕,器底露胎处火石红不如真品明显,底足大都挂釉,青花用料与前朝不同,出不了明代青花的凝重、古雅和绚丽鲜艳的效果。所仿康雍乾三代之瓷,青花器由于用料不同,色彩无沉着感,发色呆滞、死板,层次也少,康雍乾三朝时青花的青翠艳丽之感全失。所仿这三朝的粉彩瓷,施铅粉过多,彩料浓重,像涂了一层油漆一样,表现死板,没有层次,也没有立体感。此外,就是制作粗糙,画技拙劣,做不出前朝的风格。无论在制作上,还是在画意画工上均不能与前朝相提并论,仔细品味,不难鉴别。
浅绛彩瓷和新粉彩瓷是民国时期的两种重要瓷类品种。鉴赏要点略述如下:
浅绛彩瓷,是因绘画技法而名的一种彩瓷。咸丰、同治年间,由程门、金品卿、王少维等一批画家把由黄公望当年首创的以淡赭石与水墨相间渲染而成的一种山水设色画法,运用到彩瓷的绘画上,在白瓷上绘上花纹,再染以淡赭色和少量的水绿、草绿和淡蓝等彩,经低温烧成。色调清淡柔和,颇具文人雅趣。所绘题材已不局限在山水,更有人物、花鸟和走兽之类。早期多由文人画家作画,后来制瓷画匠也纷纷加入其中,仿而作之。因此,鉴识这类瓷品,除了要看其胎釉特征和老气程度外,主要要看其画工画意水平如何。
新粉彩瓷产生于民国三十年代前后。当时景德镇瓷厂聚集着一批著名绘瓷艺人像汪晓棠、王琦、周筱松等,包括后一些时候的“珠山八友”等,在吸收浅绛彩绘画技巧的基础上,拓宽了用色用彩的路子,以富丽的浓墨重彩替代了浅淡而年久易掉色的浅绛彩,创出了色彩浓重的新粉彩。两者的区别在于:浅绛彩是文人画家把纸绢上的文人画移植到了瓷面上,所追求的是一种文人雅趣;而新粉彩则是制瓷艺匠模仿文人画家在瓷上作画,他们注重于色彩的明丽,所追求的是一种明快的赏心悦目的艺术效果,更迎合大众化的欣赏要求。鉴识新粉彩也和浅绛彩一样,除了观其胎、釉和老气外,更要看画工,特别是遇到名家署名的作品,一定要从其绘画风格和水准等方面仔细去识别。凡遇画意一般,画工草率者,即便写的是名家大名,也不要轻意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