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籽料的“皮”与“色”(上)
真正的籽料,无论多么细腻,它的表面,会有无数细细密密的小孔,非常像人身皮肤上的汗毛孔(前文解释了成因),我们这里暂且称它为汗毛孔。
汗毛孔为和田籽的身份证之一,有一点要说的是俄料大部是山料产出,但也有极少部分的“籽料”我们称为俄籽,俄籽与和田籽的区别主要在于皮子的色,这个下篇再说。
籽料的汗毛孔看上去很自然,深浅不一参差不齐分布不均匀。一般来说料子密度大的部位汗毛孔细密紧致,松的地方毛孔坑坑洼洼深浅落差大。
山料做假毛孔有下面几个方法
一是人为的用机器一个一个的捣出来(这个费时费力,而且毛孔边缘到底部没有自然坡度弧度,直上直下或斜上斜下,很容易分辨出来)。
二是喷砂,与天然籽料上的毛孔相比喷砂制作出来的毛孔分布过于多且均匀(这个也好分辨,毛孔间距深浅基本一样,用手电侧光或自然光线侧光观察,一目了然)。
三是用滚筒制作毛孔,先把玉料沁在强酸里经过一段时间的浸泡,玉料的局部玉质就会变的很脆弱,然后在滚筒里放入料子,料子被强酸腐蚀过的表面硬度更低,把这些料子放入滚筒里和已经过强酸腐蚀的料子产生碰撞,然后可以把经过强酸腐蚀的料子撞出很过个小坑来,而且可以很自然的分布,毛孔仿真度最高,大多是经过类似这样手法制作出来的,这种方法市场上一些高仿和田玉籽料都用(这种分辨起来有点难度,经过强酸腐蚀的料子破坏了表面结构,整体会比较干,而且滚筒修型的形制比较死板,结合外形观察)。
四是强酸腐蚀,用浓度相对比较高的硫酸或者盐酸,把玉料进行沁泡,玉质的表面会被强酸腐蚀,一个一个的小坑会在玉料表面结构差的部分腐蚀出来,然后染上色,类似天然毛孔的效果就是这样做出来的(结合皮色观察,一般这样的料子会做染色,也是下面咱们要谈到的染色料)。
上图为网上下载的图片以做说明,下图为真皮真色的黄沁皮料,大家可以看看皮子多做对比。
网站温馨提示:
- 1. 用户在珠宝大家坛发布的内容仅为发布者个人的立场或观点,并不代表珠宝大家坛的立场或观点。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布内容负责,因发布内容引发的一切纠纷,由该内容的发布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珠宝大家坛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2. 关于侵权:请阅读使用协议中的侵权举报条款,此为官方的侵权投诉唯一渠道,其他渠道视为无效申请。该服务为免费,大家坛拒绝任何性质的有偿删帖,不会和任何公关公司合作。
3. 本站为珠宝网站,请各位坛友不要在本站谈论政治和社会性话题,更不能攻击政府,否则后果非常严重,请务必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