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坛

劝君莫赌石

83
总结知识

13年上半年花钱如流水,12年送广东做的一些小花件都不错,起货了除了保本以外居然还能有盈余。
手头一活泛就又好了伤疤忘了疼,连着切了两块会大起大落的料子,结果不言而喻。
有业内朋友传来消息,六月内比都公盘一开恐怕价格很快就大家都看不到了。
但是没看到对庄的东西,有喜欢的又赌性太大,当时心一横,直接拿成品吧,好过空等。
于是拿了一条蛋面,还有一个高冰大庄头的观音,花了十几万。
此外还收了几块小料,算是比较明的东西了。

结果公盘过后,下半年成品和料子价格都飞涨。
等到今年年初一看,当时拿的成品已经翻倍了,但是差不多时候拿的料子却没有翻倍涨。而且我发现如果按现时的价格购买毛料,算上工钱,反而是同等的成品价格更低。
其实去年下半年我就开始研究拿料子和拿成品到底哪个合算,最后发现如果从保值增值的角度看,还是拿成品合算。
首先排除人为因素:卖我成品和卖我石头的商家都是网上认识的,都是口碑很好的商家,而且都是主要做其他商家生意的大商家。所以,我并不认为是商家间性价比的差异是导致成品原石价格倒挂现象的主要因素。
后来我又去跟一些业内自己买料做货的朋友去了解,发现毛料的市场价格的确就几乎是等同于成品,甚至略高。
那么利润从哪里来呢?
一般自己盘料起货的商家,货走批发市场价的话毛利在20~35%。从盘料到起货到卖掉一般要走三个月到半年的流程。
翡翠目前的涨价行情差不多是一年涨一倍不到,对于有些市场紧俏的成品,涨价幅度会高达两倍以上。
所以,等到毛料变成成品了,差不多行情价格也上去了,利润就出来了。说白了大部分翡翠的利润都是行情给的,这就是目前原料成品价格倒挂还能维持下去的主要原因。

更多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