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亚红宝石
图A1:一颗11克拉的纳米亚红宝石原石以超过10万美元的底价出现在拍卖会上。
图A2:这颗经过粗加工的无烧艳红色纳米亚红宝石重量超过6克拉,将被切磨成超3克拉的绝美的刻面宝石。
图A3:两粒来自纳米亚的无烧艳红色(鸽血红)红宝石
图A4:纳米亚红宝石的吸收光谱显示了低铁高铬的强荧光红宝石的特征,与缅甸抹谷红宝石相似。
加工前的纳米亚红宝石原料。
加工成刻面后的粉色到艳红色纳米亚红宝石。
图3、4、5、6、9、11、24展示了纳米亚红宝石原石典型的表面纹理。表面为不规则曲线纹路的扭曲三角形,形状清晰可见。大多数测试的红宝石没有水磨纹,也没有表现出典型的金字塔形、菱形、棱柱形或平行双面。它们的形成显然与大理岩等变质岩中的生长环境有关。在高度变质的岩石中经常可以观察到这样的三角形。
图3、4、5、6、9、11:纳米亚红宝石原石。
图7、8、10:纳米亚红宝石原石上的典型表面纹理。
图12:定向排列的长而稀疏的金红石针状包裹体。
图13:短丝状包体和晶体中央部分的晶体包裹体。
图14:宝石中央聚集的透明包裹体。
图15、17:金红石沿内部生长纹产生不同排列方式。
图18:羽状次级愈合裂隙非常罕见。
图19:形状不规则的大负晶。
图19、20、21、22、23、25、26:各种形状和排列的包裹体。
图14、21、22、26、27、36:不同颜色的近圆形形成不规则形状的晶体包体。
图23:有一个突出晶面的圆形晶体包体。
图27、28、29、36:各种形状的独立或成簇的固体包裹体。
图30:很少观察到的非金红石针状和孪晶。
图31、32:大部分是不存在蓝色色带的,反而出现了流动状的生长纹。
最突出的包裹体类型是各种排列的金红石包裹体。
图34、35、38:密集排列成网格的短针状金红石。
图37:金红石的密度和方向可能会导致星光效应。
参考文献:Contributions to Gemology No2.August 2003
- 1. 用户在珠宝大家坛发布的内容仅为发布者个人的立场或观点,并不代表珠宝大家坛的立场或观点。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布内容负责,因发布内容引发的一切纠纷,由该内容的发布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珠宝大家坛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2. 关于侵权:请阅读使用协议中的侵权举报条款,此为官方的侵权投诉唯一渠道,其他渠道视为无效申请。该服务为免费,大家坛拒绝任何性质的有偿删帖,不会和任何公关公司合作。
3. 本站为珠宝网站,请各位坛友不要在本站谈论政治和社会性话题,更不能攻击政府,否则后果非常严重,请务必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