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坛

陈金言——从山东名播全国的书画家

陈金言,字子伦。斋名“牛砚堂”、“斗庐”,生于1938年,山东济宁市人。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高等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文化部书画院特聘高级画师,山东兰竹画院副院长、济宁太白书画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国家艺术品鉴赏大家。书法师法汉、魏六朝碑志,书画作品曾在全国比赛中多次获奖,并在《中国画家》、《收藏家》、《收藏》杂志、《中国书画报》、《山东省书法篆刻选》等书刊中多次发表。绘画初宗宋、元,后融合黄宾虹、张大千、傅抱石诸家笔意,广取博采、集书画为一体,笔力古秀,浑厚苍润。能泽古今之妙谛而锐意创新。出版有《陈金言画集》、《陈金言国画作品集》、《中国漫画先驱马星驰》、《斗庐鉴藏古代书画录》。作品流传美国、法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传略编入《世界名人录》、《中国当代名人录》、《中国当代美术家辞典》、《中国当代书法家辞典》等辞书20余部,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最具收藏价值潜力艺术家”称号,2011年获文化部最高奖,近期北京荣宝斋出版《荣宝斋—陈金言画谱》,并与黄永玉,范曾,贾又福,冯远 五家合集出版“大家风范”作品集,2012年又入《中国画坛六大家》选集,入选荣宝斋出版《中国艺坛五贤》及《当代书画五大家》选集等。2017年先后出版《陈金言——中国画作品选》《陈金言国画作品——高等美术学院教学教材》丛书等。
中国近代书画大师评:
李苦禅:金言同志的画格调高,用墨活,看来对山水画的研究下功夫了。
史树青:书画传统功力深,鉴赏眼力好,又富收藏,难得难得。
黑伯龙与关友声:一致称赞金言有大千之才。
朱复戡:陈金言同志悟性高,肯与笔墨上下苦工,诗书画鉴赏都有一定的水平,将来会不得了的。
王学仲:陈先生书画笔墨传统,画法灵活生动,功力深。
崔子范:观陈金言画有诗的韵味。
刘大为:很传统,很有功力的作品。
岳祥书:金言同学作画很认真,画出了古人传统精髓的东西。


陈金言山水画的空灵之美
■刘正君
大抵是因了打小生活在湖边的缘故,第一眼看到陈金言先生的山水画《一声渔笛在沧浪》便被深深震撼了。
金言先生《一声渔笛在沧浪》绘制的当是春日的山水风光。旁逸斜出的柳枝随风摇曳苍翠欲滴,仿佛看得见有风儿在枝条上缠缠绕绕,有鸟儿在柳叶间婉转鸣唱,忽而又让人不觉间想起“万条垂下绿丝绦”的美丽诗句来。柳下的风景更是让人惊奇,看似不着一笔的大块留白使得画面更加灵动而富有神韵,天空的浩瀚苍茫与湖水的清澈静谧浑然一体,几根线条勾勒出的水面流淌着音乐的旋律,一颗颗碧螺般凸出水面的石块恰似一个个跃动的音符,那周边的水草如同载歌载舞的演员使得整幅画面更富生机。在这安澜静谧之中,一叶扁舟顺流而下定格在水的中央。扁舟之上,长者盘腿打坐淡泊从容,渔娃红衫绿裤长笛横吹,空旷之音悠扬回荡,让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翩。
这就是“渔笛沧浪”带给我们的空灵之美,她像一场期待已久的约会,抑或一次不期而遇的邂逅,给我们疲惫的心灵带来久久难以平复的震撼。这种空灵之美不是简单的“意象造型”之美,而是画家“心源”与“造化”同构的“妙境”之美,也就是所谓“性灵廓徹”的客观自然与主观精神的交融所产生的时空意象之美,展现的是画家主观的“情”与客观的“境”高度统一的和谐之美。
金言先生作画数十载,经过了“写实”、“传神”到“妙悟”诸阶段,画山已意不在山,画水已意不在水,“山水万趣融其神思”,借山抒情,临水释怀,将大自然的山山水水升华为情景交融之境界。正如著名画家黄宾虹所言:江山如画正是江山不如画,画之所以为画,乃是画家主观审美诉求与客观自然之间的微妙契合,并非对客观自然的复述性图写。金言先生能达到如此超乎笔画之外的玄妙,无不来源于其对客观自然的真切感悟和几十年来的潜心揣摩笔耕不缀。其绘画“从宋元入手,及至晚清,远宗董源、巨然、黄子久、张大风笔法,后融黄宾虹、张大千、吴湖帆、傅抱石诸大师笔意,广采博取,泽古今妙谛而锐意创新”。金言先生作画胸怀笔墨,广游名山大川,“搜尽奇峰打草稿”,于万千变化的自然之中,通过对山石、树木、溪流、烟云、亭榭、人物等基本物象的描绘,运用勾皴擦点染等艺术手法,将自然山水之美与画家的精妙构思融为一体,从而形成意境整体上的空灵之美。
金言先生山水画的“空灵之美”贯穿其艺术创作的始终,他的《观瀑》《听泉》《行旅》禅意系列,《关山春雪》《泰岱晴雪》《快雪时晴》雪景系列,《黄山松云》《松下童子》《松风涧水》松涛系列等大量佳作,所营造的氛围或清幽或空旷或冷峻或苍凉,都给人一种荡气回肠的空灵之美。这种空灵之美,在他后期的作品中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观其近年之作,越发含蓄简约,乃至进入了率性恣意的自由境界。这恰有黄宾虹晚年绘画酣畅纵横、急电惊雷、雨淋墙头之态势。在《一声渔笛在沧浪》画面中,金言先生惜墨如金,不但所绘景物和物象较少,而且塑造物象所用笔墨亦少,正所谓“减法做到极致便是精致”。金言先生在构图上不一味追求墨块层层堆砌,而是充分调动意象语言,最大限度地通过构图留白、笔墨形式,巧妙地将中国画的浓淡、虚实、疏密、聚散表现在“斗尺”之上,从而达到笔简意繁、奇肆超逸、苍左淳雅、出神入化之功效。
作为“金粉”,我有幸拜读了金言先生的《斗庐绘事絮语》。这是先生艺术创作的笔墨顿悟,可谓金言妙语、绘事秘籍。其中有云:画贵神似,不贵形似,不似之似,为其得之神似也。又曰:大道至简,事物发展到极则就趋向于简,简是万物的概括,清郑板桥的“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就是艺术的追求。他认为:艺术以奇取胜易,以平取胜难,以奇取胜为天资强于功夫,技巧着意于奇,往往忽视法则,以平取胜者天资功夫学问相等,不着意于奇,以内质胜故难矣,平中有奇,则大家也。拜读金言先生的这些“金言”,如醍醐灌顶受益匪浅,也更了解了这位艺术家的成长之路和艺术追求。
综观金言先生山水画的空灵之美,其表现形式上营造的是一种意境,反映到内涵本质上是画家思想情趣的倾诉表达。这种空灵之美与中国古典文学、哲学、美学所阐述的“儒释道”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山水画也正是因为构建了这种情景交融的“空灵之美”,才在百花齐放的艺术之林具有了超然物外的无穷魅力。
丙申重阳节前夕,中国美协致函金言先生,转达了刘大为主席及美协评审员对其作品的点评。信中称:陈金言老师画作水、墨、色、笔之调是为妙趣,其用笔挥洒自如、气韵贯通、气势磅礴,赋色之巧极水墨之高雅,隽逸和虚灵,观之活色生香,却不落艳俗,造诣高深,用功甚勤,望再登高峰!鉴于其对中国书法和美术事业发展的重大贡献,中国书协、中国美协先后吸收其为会员,金言先生成为济宁艺坛少有的国家级“双子座”会员。
回望自己的人生和艺术之路,金言先生自嘲:我一生犹如江河奔海,喧哗骚动,日夜兼程赶路,如今进入大海之后,心情沉静了,但已满头霜雪,在艺上不是老而优,尚有许多障碍并未达到心手相应的地步。金言先生虽功成名就,但对艺术孜孜以求的精神让人景仰。
网站温馨提示:
  • 请用淘宝或闲鱼标准流程交易,切勿直款(淘宝先款,直接汇款,微信直款,支付宝直款等等)。
  • 如卖家要求直款则违法本版规则,请举报或直接修改帖子属性标签为广告贴。
  • 1. 用户在珠宝大家坛发布的内容仅为发布者个人的立场或观点,并不代表珠宝大家坛的立场或观点。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布内容负责,因发布内容引发的一切纠纷,由该内容的发布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珠宝大家坛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2. 关于侵权:请阅读使用协议中的侵权举报条款,此为官方的侵权投诉唯一渠道,其他渠道视为无效申请。该服务为免费,大家坛拒绝任何性质的有偿删帖,不会和任何公关公司合作。
    3. 本站为珠宝网站,请各位坛友不要在本站谈论政治和社会性话题,更不能攻击政府,否则后果非常严重,请务必遵守。
发布于 2017-08-09 22:20:32
回帖0 评论0 浏览 -

回帖

列表为空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