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坛

探访和田玉作假作坊~~ZT


滚料成品。  
二十一世纪,是和田玉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
早在丝绸之路之前,和田的玉石之路已横跨在西域与中原之间。和田玉,是西域与中原文化及商贸交流的第一媒介。和田玉首开我国边疆与中原交流的运输通道,在中原与西域的文化交流中所起的作用远远超过丝绸。
7000年来,和田玉的美名经久不衰。最初,将玉从石头中分辨出来,是普通的平民百姓;将和田玉高贵化的,是历代帝王将相; 将和田玉仪式化的,是礼学家的诠释美化,赋予其超自然的神力;而将玉从理论上加以道德阐释的,则是儒家。最后,它无所不能,无处不用玉,玉成了国人不可缺少的精神寄托,一直影响着中国数千年的文化发展史,并最终成为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基因之一。
在中国玉文化体系中,温润而内敛的和田玉是历代封建王公将相和平民百姓一致推崇的极品,其他宝玉石都无法企及。和田玉从帝王手中滑落到民间,始于宋代,兴于明清,盛于当代。7000年过去,尤其是近20年来,乱世黄金盛世玉,人们或因喜爱、或为投资、或为赚钱,纷纷追捧和田玉。和田玉适逢最好的时代。和田玉与其他玉石最大的区别,是温润和颜色。所谓温润,指和田玉的细腻、油性和半透明综合而成的质感。和田玉的颜色,白如截脂、黄如蒸栗、青如苔藓、绿如翠羽、黑如纯漆。润度则是由透闪石成分、水和亿万年时间自然形成的结果。和田玉分山料、山流水料和籽料。籽料因其圆润纯净的特质备受收藏者的青睐。由于过度开采,和田玉籽料近乎绝迹,籽料价格也随之百倍千倍猛涨,而有皮色的籽料更是少见,因此价值甚高。和田玉籽料,从山上崩裂滚进河床,在河水中经千万年冲刷磨砺,石碰玉、玉碰石,少则几千万年,多则上亿年,才能产生卵石般圆润的籽料。和田玉籽料的天然皮色,是原料在河流中沉淀下来后,由于水质、土质、环境的不同,在偶然的机缘下,与含有铁之类金属的石子或金属矿料粘在一起,并没有因洪水冲击而分开,自然受沁,在质地松软的地方沁入颜色,在有裂子的地方深入肌理。这是一个少则几万年,多则几百万年的漫长过程,玉料才能沁出不同的悦目颜色。好的皮色会让一块籽料价值翻番。古代的玉件少有带皮色的,历代王公将相大多注重玉质,不重俏色。对玉的人工染色,本是一门非常古老的工艺。随着伪古玉的出现,玉染色便成为仿古做旧的手段。宋代的仿古玉制造已经采用了人工染色做旧的方法,这种方法在明、清两代又有发展,成为仿古玉制造的主要技术手段。古时给玉染色是生物染色,比如羊玉、狗玉。作伪的人把羊或狗的后腿拉开一个口,把玉缝进去,一两年后再把玉从动物腿中取出来,玉就含有血沁了。还有一种叫梅玉,把玉在梅子里头浸泡。非化学染色,对人体无害。曾几何时,玉石市场上大大小小的带皮色籽料铺天盖地。如此多的“带皮籽料”,可能吗?见识过玉龙喀什河大型机械疯狂采挖场景的人,即便不懂和田玉,也会产生疑问。因为工作关系,我每年都要去和田几次。我结识了一个背着包四处行走的玉石小商贩巴克。他说,和田玉不一样了,人也不一样了。巴克说,现在想买块真正的和田玉籽料很难。站在玉龙喀什河畔,巴克指着那些在河滩中捡玉的人说,很多人他都认识,也有他们村的,都想靠和田玉来发财。上世纪80年代,没有柏油马路,在土路石子中就可以找到和田玉。90年代,在玉龙喀什河还可以捡到籽玉。如今,这些都只存在于巴克父辈的记忆中了。最初,村里有人贩卖和田玉发了财,人们才发现这种“石头”竟然如此值钱,可以一夜暴富。各种各样的因和田玉而暴富的故事开始四处流传,很多人放下农务前往玉龙喀什河寻梦。很多孩子也去捡玉,离开了学校。巴克读完小学就辍学了,开始了100元钱从他人手里收一块玉,110元再卖出去的生涯。巴克就靠这个营生,娶了老婆。如今,玉龙喀什河已经基本没有和田玉了。那么,哪里还有和田玉?巴克望着遥远的昆仑山说,昆仑山里有很多玉,很多好玉,但是拿不回来。人们都流传着某人从昆仑山中采到名贵的羊脂玉——95于田料的故事,但那也已成为一个传说了。如今30多岁的巴克,靠什么养活两个孩子呢?真籽料少了没有了,假籽料开始泛滥。巴克说,不卖假和田玉,根本赚不到钱。真籽料卖真价钱,假的卖假价钱嘛。老客户跟前假的卖不了真价钱,假的卖了真价钱就当扶贫了。二十一世纪,是和田玉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和田玉不一样了,赏玩和田玉的人一定要有不一样的眼睛 。让我们在作伪和滚料上开开眼吧。2011年10月25日,笔者因工作原因出差 。由和田转道于田前,一位在和田工作几十年的老朋友说,你一定到于田步行街入口左侧看看,那里有块大籽料,你仔细看看。这是一块带皮色的籽料,石头中间部位按业内习惯开了个圆形天窗,露出的玉质看上去细腻、洁白如脂。我判断,皮色是天然“加强”,上得很重,可能是为了掩盖礓石。由于这块籽料有二三十公斤,我不能肯定切开后内部是不是都像打开的天窗那么好。朋友哈哈笑着,向我揭穿了这块“玉石籽料”的诞生过程:这是块卡瓦石。在石头中间部位开一个圆形窗口,再用玉雕工具掏膛,掏好膛后将铅熔化灌铸进去,增加重量以达到玉石籽料那种沉甸甸的手感;再在离石头表面一厘米处,用玉雕技术制作一块和窗口一样大的真山料白玉圆牌镶进去。一块“洁白如脂的和田玉籽玉”就大功告成了。这种浇筑加镶嵌的办法,是这两年才出现的一种造假方法。这次见识让我对这里的玉石作伪大为惊讶。我向于田的朋友余林提出,带我见识一下和田玉假籽料作坊。这是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城乡结合部。一些人家的大门口放着一些大石头,有山料、有山流水甚至籽料,有黑色的、白色的、碧绿的。朋友告诉我,这石头就是招牌,告诉路人这里卖玉石。10月27日傍晚,听到敲门声后,主人打开了木制院门,笑着把我们让进院落。院落里堆满了大大小小产地不同的玉石山料。我有些紧张,好像是在打探别人的隐秘。不一会儿,我发现,主人似乎并不提防。带着我们看他的作坊和他的产品——全部上了色的和田玉“滚料”。滚料,通俗点说,就是用于田、且末的和田玉山料、俄罗斯料、青海料、韩料切割成天然籽料的外形,放入含有细砂和水的金属滚筒或球磨机中滚磨,类似于电动滚筒炒板栗的过程。用2个月至4个月时间的机器“急盘”——滚筒里石头碰石头、细砂磨石头,完成自然界中千百万年才能完成的过程。滚筒中加入了一些金刚砂,在滚磨中使玉料表面形成籽料特有的毛孔状微孔,真的是以假乱真。在余林的翻译下,主人解答着我的疑问。第一道工序,是将棱角分明的山料切割成大小不一的块,再在砂轮上按籽料的样子初步打磨,仿制成籽料的大模样,然后,放进滚筒里滚磨。他的5个滚筒,4个是用废旧液化气罐和钢瓶改制的,装上电动机,就成了土制辊磨机,他还有一台小型球磨机。根据玉料的硬度,快的两三个月,慢的四个月才能完成滚料的生产。主人说,于田山料青花硬度最高,要四个月才能滚成。滚磨过程中,他会拉下电闸,查看滚磨情况。好料如于田产白玉山料,还要经过布轮抛光工序,增加光泽度,那是可以卖上好价钱的。山料磨成“滚料”后,第三道工序是染色。最早是用新疆染地毯的染料或者用青核桃皮捣碎染皮。那时染色要高温煮,根据煮制时间的长短,分别做出不同颜色。煮的时间越长,沁得越深。主人说,现在不需要煮了,化学染料越来越高级,根据需要的颜色,调好配方,泡就行了。他的院里放着四五个大塑料桶,桶口都用塑料布蒙着。主人说,泡半个月就行了,十几年不会掉色。我想让主人打开桶看看,主人说时间没到,不能开。我问,里面都放了些什么染料,主人笑而不答。泡好的滚料再用工业石蜡“合蜡”、磨光,“籽料”就完成了。   磨料与天然籽料相比,形态大多不自然,细看有金刚砂刀片切割的痕迹。天然籽料的“汗毛孔”,就像高清电影电视特写镜头中演员面部毛孔一样的小孔,而磨光“籽料”的假“毛孔” 分布不匀、不自然,有的地方有,有的地方没有。天然籽料皮色很自然,有丰富的颜色变化,过渡自然,颜色沁入玉内有层次感,皮和肉的融合较深。通过染色造假的“籽料”皮浮于表面,玉质疏松或有绺裂的地方和礓石部分容易着色。假皮色比较平,没有过渡感、层次感,色度僵硬。那一次探访,由于我有疑虑没敢带照相机,留下莫大的遗憾。2012年10月24日,我再次来到于田。问余林可以带我再次探访滚料作坊并且拍点照片吗?他爽快地说,没问题。还是那一家,还是那位主人。看来他真的毫无顾忌,我拍下了他作坊里的情景。这一次又长了大见识。将于田、且末的和田玉山料,哪怕是俄料、青海料,仿制成籽料,这样的仿冒品其“本质”依然是和田玉,肉质、光泽度都还不错,若再加上假皮,足以乱真。余林说,好的和田玉滚料完全可以当籽料玩,滚磨只不过是人工缩短了籽料天然形成的物理过程。现在用韩玉、岫岩玉、卡瓦石、阿富汗玉等做滚料,那就根本不是和田玉了,这才是百分百的假货。余林的看法代表了一部分工薪族业余玩家的心态,滚料雕琢后,一般人看不出来是否是假籽料,价钱又相对便宜。主人一一让我们看了他院里的韩玉、岫岩玉、东陵石,还给我们讲解如何分辨。我生平第一次见识了青花东陵石,黑是黑、白是白,太像高端和田青花玉了,谁要把它当和田青花玉买了,那个当就上大了。作为另一种籽料——戈壁料这几年很受一些玩家的追捧。有价值,就有假货。一般籽料是河里的水盘出来的,而戈壁料是戈壁滩上的石子和沙盘出来的。戈壁料造假,是用上好的于田白玉、青白玉山料,通过电钻、高速喷砂枪等机械人工制造“橘子皮”、“鱼子皮”。 主要的破绽是料型规整,皮壳显得过于规矩,做得比较粗糙的甚至能看到砣痕。看来真的应了巴克的话,和田玉不一样了,人也不一样了,赏玩和田玉的人一定要有不一样的眼睛。
打磨山料的砂轮。



待加工的山料和山流水料,正中的一块是昆仑玉。


土制辊磨机。


土制球磨机。


上色染桶。


完工的上皮滚料。






第一刀切开,黑青黑青的两个整面都是僵石!第二刀切开,天窗露出的浅浅一层“白色玉石”下竟藏着块拳头大小的铅!
日前,花了数千元买的一块“玉石籽料”切开后,让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南门附近开了多年玉器店的玉商罗青愣了半天。


椭圆形天窗露出的“玉”看上去洁白如脂,分开看破绽百出。“怎么也没想到,数千元买的‘玉石’里竟然藏了这么多秘密。”当日,罗青在自家玉器店里向闻讯而来的周围玉商连连感慨:现在玉石造假真是无所不用其极。玉商们把罗青切成三块的“玉石”拼接起来看,其重约2公斤、长约20多厘米,两头稍尖,中间是直径约十多厘米的一个相对规矩的“玉石”,石头中间部位是按业内习惯开的椭圆形天窗,其露出的玉质,看上去细腻、洁白如脂。“实际上,这块石头从里到外没有一点玉石的影子。”见证了整个切玉过程的国家级玉雕大师马进贵表示,这块“玉石”是块做建筑石料或装饰石料的大理石岩,惟一露出来的那块白的也不是玉,是合成玻璃做的。马进贵凭借自己几十年的从业经验揭露了这块“玉石籽料”的诞生过程:首先在石头中间部位开一个椭圆形的窗口,后用玉雕工具掏膛,这个膛要根据石头的大小确定它的比例,这块石头的膛窝直径大约3-4厘米,掏好膛后将铅熔化灌铸膛中,再在离石头表面一厘米处做一个和表面形状非常吻合的模形,将熔化好的合成玻璃浇铸冷却,用玉雕技术将表面挖去约2毫米的凹面,这样一块“洁白如脂的和田籽玉”就算大功告成了。“这种和田玉籽料造假法叫镶嵌法或浇筑法,是近年来才出现的一种造假方法。”新疆知名玉石鉴定专家“岳工”表示,在他接触的送检样品中,甚至发现迷惑性更强的,表面天窗露出的“白玉”用真玉填充,为了让其达到玉石籽料那种沉甸甸的手感,石头中间浇灌一些比重较大的金属。新疆和田玉原料交易信息联盟秘书长王建生表示,近年来,和田玉价格一路飙升,高端和田玉籽料价格更是以克论价,最高的可达两万元一克,这样一个巨大的投资利润空间,也催生了种种造假手段。“比如罗青买的那块石头,造假成本最多也就在二三百元,其利用买者投机心理,编个故事,至少能卖个几千元,好了卖个几万元也是正常的。”王建生表示,毕竟这么大块真的玉石,如果“赌”好了,最低也能值几十万元。记者了解到,除了罗青所遇到的这种和田玉籽料造假方法之外,市面上最常见的冒充玉石的“料器”,也就是合成玻璃。“此外,还有用大理石岩、巴玉、石英岩等多种冒充玉石的方法。”水云阁提醒藏友,购玉不要贪图便宜,要到正规店去买,必要时可到专业质检机构去鉴定。内行教您辨玉 :
1、染色皮籽料

  这块籽料皮色是人工染制,这种颜色看上去很不自然,像浮在玉料表面,或沁入玉料的绺裂中(这里颜色更深),特别是玉料有瑕疵的部位,更是用较深的颜色来加以掩盖。天然的皮色,是原料在河流中沉淀下来后,由于水质、土质、环境的不同,沁出来的颜色也不同,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才能玉料上沁出美丽悦目的颜色来。
2:磨光籽料

  这块“籽料”是用山料磨光上色冒充的。造假者用和田玉山料精心切割成天然子料的外形,然后在球磨机中滚磨。几天时间,完成了自然界中千百万年才能完成的过程,再涂上油脂,磨光子料就造成了。鉴定这种磨光子其实很简单,其一时这种看似光滑的“子料”,仔细对光看,可以见到金刚砂刀片切割的痕迹,即显示切割的棱线,其二是没有天然子料特有的“毛孔”。即使有孔,玉天然毛孔相去甚远,天然子料的毛孔,就像人们在看高清电视屏幕上出现特写镜头上男演员面部,所见到的那种规则的,圆形的毛孔一样的小孔。而磨光子若有“毛孔”,那是用沙子枪打出来的“凹坑”。其形状不规则,边缘呈锯齿状,大小不一。  
3:合成玻璃手镯

  如图一真一假玉石手镯。左边为真的碧玉手镯,右边为玻璃所做。业内人士介绍,玉石为天然矿石经过数千年甚至数万年生成,均有“生长痕迹”。比如,透光下,玉石中往往会有纤维状,或粒状及其他形状的结构,而玻璃制品则非常匀净,除了偶尔会有气泡之外,几乎没有任何瑕疵。

网站温馨提示:
  • 1. 用户在珠宝大家坛发布的内容仅为发布者个人的立场或观点,并不代表珠宝大家坛的立场或观点。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布内容负责,因发布内容引发的一切纠纷,由该内容的发布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珠宝大家坛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2. 关于侵权:请阅读使用协议中的侵权举报条款,此为官方的侵权投诉唯一渠道,其他渠道视为无效申请。该服务为免费,大家坛拒绝任何性质的有偿删帖,不会和任何公关公司合作。
    3. 本站为珠宝网站,请各位坛友不要在本站谈论政治和社会性话题,更不能攻击政府,否则后果非常严重,请务必遵守。
发布于 2013-07-22 15:07:00
回帖67 评论0 浏览 -

回帖

« 第一页 ‹ 前页后页 ›尾页 »
« 第一页 ‹ 前页后页 ›尾页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