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觉得和现在很像,面对经济危机,战争才能缓解
二战前经济危机的核心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私有制矛盾)引发的生产与消费失衡,叠加金融投机失控和政策失误。 具体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四点:12
-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
- 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冲突导致盲目生产和消费不足。资本家为追求利润不断扩大产能,但普通民众因贫富差距扩大(如1929年美国最富0.1%家庭收入≈最贫困42%总和)无力购买商品,形成“过剩性危机”。
- 直接导火索:金融投机与泡沫破裂
- 股票市场过度投机:1921-1929年美国股市上涨334%,成交量激增1478%,但股票市值严重偏离企业实际价值(如爱迪生电气公司股价虚高)。
- 信贷消费膨胀:分期付款消费盛行(1924-1929年销售额从20亿增至35亿美元),制造虚假繁荣,加剧市场风险。
- 结构性失衡:产业与分配问题
- 工业产能过剩: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电气化普及,但市场饱和(如美国汽车、电器产能远超需求)。
- 贫富分化加剧:1920-1929年美国生产指数上升62.5%,工人工资仅增3.28%,财富高度集中于资本阶层。
- 政策失误:自由放任与监管缺位
- 政府奉行不干预政策:各国未对金融市场有效监管,放任股票投机(如美联储降低利率助推泡沫)。
- 金本位制僵化:危机爆发后货币信用体系崩溃,加剧国际贸易萎缩(如1931年全球贸易额下降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