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籽说]谈谈白皮
【籽说日记5】——白皮。和田玉籽料的皮色。大家常能听到的有枣红皮,洒金皮,秋梨皮等等。还有一种偏门的鲜为人知的白皮。和田玉的皮色行程过程是非常复杂的。我就不赘述了。这里只介绍白皮就好。白皮是许多其他皮色的“前身”。我们知道籽料是由山料落入河道之后形成的卵状。也就是说籽料是一直泡在水里形成的皮色。皮色都是由矿物质组成的。但是我们常看到的红皮黄皮等等不是籽料直接生成的。而是在籽料“长出”红皮黄皮之前还有一个变质过度期——白皮期。籽料长期浸泡在河水里,籽料和水也是会产生化学反应的。当然这反应是非常缓慢的了。籽料表面相对容易变质的地方会与水产生水岩反应从而生成透闪石化白云大理岩——白皮。籽料表面的白皮是已经变质了的东西,成分跟山料的围岩一样,形态也是包裹于玉料表面的。白皮的硬度低,致密性也差,从而为其他皮色的形成提供了一个平台,白皮也等于是其他皮色的载体或介质或基础。所以通常我们能在很多黄皮或红皮或黑皮下看到一层白的皮色。值得一提的是。当籽料表面仅仅有白皮的时候,很多人把白皮视为棉或礓是错误的。用个简单的方法来教大家区分。白皮是覆盖或包裹在籽料表面的。而棉是点状分布在籽料内部的。礓是块状连接在籽料上的。经验分享:白皮只是大部分皮色生成时的过度时期产物,并非所有带皮的籽料都能找到白皮的痕迹。白皮料一般质地都挺好,肉色或多或少有点糖色。总的来说是一种目前性价比高而品质也挺不错的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