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终端客户,要明白一件事,真正珠宝级的翡翠才有人加价收,首饰级的勉强打折收,日常通勤戴的,就买自己喜欢的就好,但是,能便宜卖通勤级和首饰级的商家,会批量将货放给同行,因为会资金快,利润空间低,散户才买几条,他要卖到猴年马月去,偶尔留几条首饰级的,但是未必是散户喜欢的,要慢慢遇,但是他压了资金,怎么给你放太多漏,和你又不熟,都是一棒槌买卖,更多的还是营销手段。那么,珠宝级的,压根散户就看不到,要验资的,一般工薪家庭的人都看不到价,所以,珠宝级的都是在行内流通。其实很简单的道理,所有让你觉得对你很好的卖家,基本都不会把他自己的保险箱打开让你随便鉴赏他的存货,因为你就不是那个档次的,虽然话很难听,但这就是这个行业的情况,所以,不要纠结那么多,作为一般工薪家庭的客户,你选翡翠只需要考虑,1你能承受多少价位的翡翠,2你买翡翠的目的和意义,然后,你只需要根据你的喜好去选商家和产品就行了。千万不要说你在翡翠上不差钱,马云来了,几个石头就能把他掏空,所以,在你选择买翡翠的时候,就不要和黄金比,就好比,同等价值的黄金和房子,你只能选一个,你选哪个。没办法,翡翠没有国际定价,但是珠宝级的翡翠是有参考价的,只是你我都买不起,也用不到,而且翡翠不像其他宝石,被系统的人为定了明确的级别划分,虽然还是有人为偏差,但是所有的鉴定机构有参考标准。但是翡翠没有明确的等级划分,全靠卖家来定,而卖家彼此又是竞争关系,你我这样的终端用户又不是行内人,所以没有办法去准确判定价格,所以才有看多少给多少,所以商家才会打出捡漏的概念,但是,经过了7手,几十个上百个人看过给过价,最后做成成品到你手上,你认为多少钱算漏,所以尊从本心,办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最后,你只需要选择一个人就行,至于人家赚多少就是你掏钱买的信任度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