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玉万里行│玉河求索之【论道佳木达】
论道佳木达
——欲说还休的和玉文化
在玉龙河的河坝里,总能看到这样的寻玉人,沉默而专注地寻找着石头,明知希望渺茫,仍然佝偻彳亍,弯腰又站起的重复动作,像极了对一条河的膜拜。
紫珑斋原创不易,转载请注明出处,盗用必究,微信Zilongzhai01。
我纵身跳
跳进你的河流
一直游到尽头
那里多自由
和田的巴扎总是此消彼长,渠首已然没落,开发区早已迁移,上游的佳木达巴扎也搬到了西南方向靠近机场的地方,虽然仍挨着佳木达村的地界儿,但大家更喜欢叫它“机场巴扎”。从市区出发,顺迎宾路走到尽头,过和田机场后再向东南方向走一段村路,即可到达。迎宾路部分路段限速40,自驾的玉友多加留意。
机场巴扎的小吃比石头还多,除了传统的馕、烤肉、拌面、抓饭以外,卖羊杂、羊蹄、烤玉米的推车前也围满了人,还有一些我根本叫不上名的新鲜吃食,色香俱佳,风味异常,享受美食的同时,能让你感受到异域风情的正是食物里一些微妙的细节,比如抓饭上的葡萄干,比如酸奶上的核桃仁,比如炒面上的黑胡椒,再比如凉粉上的鹰嘴豆。
在机场巴扎,每当有新的通货出现,如果想“拔货尖儿”,就要准备打一场攻坚战,货尖儿是指一堆石头里面最好的一个或几个,是货主最希望卖出好排档子的所在,新通货面市,货主每每信心满满,由于其中每一个石头并没有具体的本钱,货主往往想通过这几个货尖卖回本钱来寻找内心的安全感,所以硬拔货尖儿一般比较吃力,需要不断地博弈,上图是我在机场巴扎一批石头之中挑出的精品,二十多克的东西卖价都接近两万,右三那个金皮小籽儿,阿达西要三万五以上,这价格你能看到吗?
虽然好石头并不多,但常有汉族来机场巴扎淘宝,卖石头的阿达西虽讲不出多少汉话,可是都非常聪明,聪明到一块石头你最高的心理价位是什么,几句话聊下来都猜得八九不离十。
机场巴扎上,有个戴眼镜的阿达西,应该是上过学,汉话说的很流畅,但是整个巴扎属他的二上皮最多,问起来他也说的含糊不清,只要你稍一疏忽他就打算当真皮卖。这位阿达西头脑灵活反应机敏,是做生意的一把好手,可是比起旁边那些文化水平不高的维族,他缺少了诚实与本分。看着他八面玲珑地推销着自己的二上石头,我不禁想问:商业文明下的教育,究竟教给了我们什么?
农民出身的王宝强,没有文化但质朴善良,奋斗多年却被身边两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亲友坑骗,聪明人愚弄老实人,耍权谋的奴役做苦力的,仿佛已成为这社会的见怪不怪。有时候,我们走了很多路就忘记了出发的理由,我们读了很多名著经典却记不起小时候的那本《思想品德》。文化,是对丑恶与狭隘的文而化之,文化,不是对权利财色的文而谋之,那些把文凭当文化忘记本分的人,只是学到了商业文明的皮毛。
有时候,机场巴扎能遇到一些熟悉的面孔,有一次我就碰见两个常跑苏州送料的阿达西,曾经在白玉楼针锋相对的我们,在这里由于同样的买方身份,竟然成为同一阵线的战友,阿达西在谈一块石头,我就自告奋勇地帮他俩讨价还价,阿达西对货主说那块石头拿到苏州他挣不了多少排档子,我就连忙帮腔说没错我们那儿不喜欢这种黑皮子。
在我的助攻下,阿达西顺利将石头以合适的价格买下,为了表示感谢,他俩请我喝冰镇的酸奶汤,边喝边聊。在和田,几乎每个阿达西都有一个关于玉石的传奇故事,谁一泡尿冲出一块羊脂,谁按照梦境指示挖出来一块红皮白肉,谁在戈壁滩上迷失方向捡到满地古玉……故事总是引人入胜,但故事终究只是故事。
闲聊当中我问他们:“每个月往苏州跑,生意好做吗?”,他们说:“不容易呀,要不是为了娃娃,才不那么累!”他们还说石头对于他们,从来谈不上喜欢不喜欢,不过是个谋生的工具而已,石头除了卖钱没有任何用处,远不如给娃娃的烤包子和羊缸子的香水来的实际,石头对于大多数维族也只是石头,不像汉族那么感情充沛地叫做“美玉”“珍宝”,说到最后,他俩更是开玩笑:“你们傻嘛,大老远来用人民币换块石头,你们要是不来,这个东西扔在路上嘛都没有人要嘛!”
他们这样说我一点也不吃惊,巴扎上每天将石头搬来搬去的阿达西们差不多都是这样,从民族审美习惯来说,他们更喜欢璀璨夺目、亮闪闪的东西,对于石头除了想着赚些钱,实在是没啥感情。何止是阿达西们这么想,就是我们这个受国玉文化熏染数千年的民族,还有多少人会在意一块石头的故事?
中华民族的复兴,我不敢自称伟大,但绝不会是一个只在新闻联播里出现的词语,和田玉八千多年的悠久历史见证了中华文明的源起与兴盛,昆仑山下的先民也早就开辟出一条连贯东西的 “玉石之路”,成为著名“丝绸之路”的前身。作为国玉,和田玉记录了一段文明的过往,也承载了一个民族的希望,如今钻石、彩宝等舶来品的昂贵虽无可厚非,但随着国运昌盛和民族复兴,我们可以预见和田玉的再次辉煌。
有太多的“不得已”绑架了我们的幸福,而藏玉,是在经历一天的烦扰之后,找回属于自己的宁静与底气,观赏,清雅生趣,盘玩,心怀欢喜。我们可以少一些觥筹交错的应酬,多一些真实自在的独处,翻书、听曲、挂画、插花、焚香、品茶,金石铿锵,水木清扬,祖先留给了我们很多优雅与高尚。
和田籽玉,凝天地精气,没有珠宝的高冷美艳,也非文玩的人尽可撸,它是有温度不孤傲、有品格不媚俗的人间精灵。藏玉,是寄托更是传承,每一次的摩挲抚摸,是你与宇宙的通灵对话,也是你将人生注入其中的过程,人活百岁,玉承千载,很多年以后,你的生命将在籽玉上得到延续,随着它的代代传承,那将是你对于后人的不朽遗产。
和玉文化,欲说还休。
带着对一条河流与一种文化的思索,也带着从这里索取而来沉甸甸的石头,我离开了佳木达,巴扎上的哄闹渐行渐远,晚霞耀目,河坝里挖掘机扬起的尘土在夕阳下朦胧不化,那是一个城市的浮躁与跃动,是一条河的惊喜与忧伤,是一个民族的财富与信仰,也是传唱了千百年的,古老梦想。
按照习惯,每次结束了和田的行程,我也将沿昆仑山北麓继续向且末若羌寻玉,广袤的戈壁滩上散落着诸多戈壁料,那些沉睡的瑰宝,在未来利益的驱使下,也会经历玉龙河乱采滥挖的遭遇吗?而身后的这条河,饱经沧桑,青春不复,她被我们搜刮了千年,却风韵依旧薄纱遮面,玉龙河,仍有太多太多值得求索。
我是为你而来
不在乎穿越绵绵山脉
你给我的最爱
永远在盛开
是我一生的精彩
玉龙河恩赐于我的礼物,温润而泽,摄人心魄,我将她牢牢握紧。每一次穿越沙漠,每一次求索玉河,每一次巴扎谈价的唇枪舌战,每一次下乡看料的惊心动魄……我没有资格标榜一个寻玉人的艰辛,因为沧桑的玉龙河历经伤痛,还依然沉默。但是回想起这些年在这条河上的疯狂与执着,我憬然有悟:
看涨行情而投入唤做“生意”,看跌行情而投入唤做“事业”,无视行情而投入可谓“热爱”。我自知不是合格的商人,但自认爱玉痴顽,身冒酷暑,心向清凉。这世上最终的正果,不是生意的“谋利”,也不是事业的“求成”,而是,因为爱。
全文终
紫珑斋原创不易,转载请注明出处,盗用必究,微信Zilongzhai01。- 1. 用户在珠宝大家坛发布的内容仅为发布者个人的立场或观点,并不代表珠宝大家坛的立场或观点。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布内容负责,因发布内容引发的一切纠纷,由该内容的发布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珠宝大家坛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2. 关于侵权:请阅读使用协议中的侵权举报条款,此为官方的侵权投诉唯一渠道,其他渠道视为无效申请。该服务为免费,大家坛拒绝任何性质的有偿删帖,不会和任何公关公司合作。
3. 本站为珠宝网站,请各位坛友不要在本站谈论政治和社会性话题,更不能攻击政府,否则后果非常严重,请务必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