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主翻译1】SSEF 刚玉的优化处理 2013




8. 有色油改色
右上图是无色刚玉被红色油染成红色,左下是粉灰色星光刚玉用红色油染色后的效果。
在SSEF报告中,这样的染色处理是一定会被标注的。
9. 刚玉辐射
刚玉辐射用的是高能射线,包括强短波紫外线,强X光,强伽马射线。
无色或者浅黄色的蓝宝石可以通过辐射诱导产生色心变成黄褐色(琥珀色)。色心不稳定,处理过的颜色会在日光暴晒一段时间后褪色。
一些无烧的黄蓝宝也呈现出不稳定的颜色。
检测很难,通常只能通过暴晒褪色检测来看是否经过辐射处理。
10. 刚玉加热原理
刚玉中的颜色是由Fe(2+,3+),Ti,Mg,Cr这些致色元素决定的,Ti(4+)和Fe(2+),Fe(2+)和Fe(3+)的价间电荷转移在刚玉加热上十分重要。
Fe(2+)和Ti(4+)呈现蓝色
Fe(2+)和Fe(3+)呈现黄色
刚玉加热会改变在晶格中以化学杂质形式存在的Fe(2+)和Fe(3+)的价态。加热也可能导致金红石针溶解释放出Ti(4+)(此情况被称为内部扩散)
Fe(2+)经过氧化加热变成Fe(3+)
Fe(3+)经过还原加热变成Fe(2+)
很多(但不是所有)加热后颜色的改变可以用价间电荷转移来解释。
(PS:同样是铁元素,价态不同颜色不同。如果含有过量的2价铁,蓝宝石颜色会非常深,比如中国山东蓝宝。在加热这种宝石的时候,就要进行氧化加热)
11. 刚玉加热分类
加热:
低温加热(温度低于1000℃),用显微镜检测难度较大,比如,孟素红宝石和粉蓝宝经过低温烧以后,蓝色调减轻
加热(温度高于1000℃),显微镜下呈现明显特征,比如,泰国的古达刚玉加热后颜色得到了改善,减少了一些较明显的瑕疵
添加助溶剂加热:
添加高折射率的玻璃进行加热,比如锂玻璃。效果:大幅改善透明度和颜色(和稳定性)
添加硼砂加热,比如缅甸孟素的红宝石。效果:大幅改善透明度和颜色
扩散:
铬扩散(表面),效果:在宝石表面形成一层很浅的颜色层
铍扩散(晶格,深层),比如:坦桑尼亚松盖阿的刚玉。效果:大幅改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