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绝地武士”尖晶石
2001年春天,我在缅甸仰光学习宝石学,这要感谢来自抹谷的缅甸商人吴觉当(U Kyaw Thaung)的支持。这是我作为一名宝石学家的早期生活中的一段美好时光,在一个异国他乡,我和一个缅甸宝石贸易家庭一起生活了几个月。一天,驻曼谷的宝石交易商Hemi Englisher来拜访我的朋友。当他们谈完生意后,Hemi邀请我加入他们,因为他想给我看一些特别的东西(图1和图2),他手里拿着一些我从未见过的东西:令人惊叹的小宝石,明亮的霓虹粉红色,让我相信尖晶石可以和红宝石一样美丽。
图1所示。又凉又好吃:这些明亮的霓虹红色尖晶石晶体来自曼辛、抹谷。文森特·帕迪厄摄影,©GIA。
图2。纳米亚出产的一种很好的尖晶石晶体,与作者2001年在仰光看到的类似。由于纳米亚是一个次生矿床,它的大多数宝石比来自抹谷的更细碎。文森特·帕迪厄摄影,©GIA。
简介
我问他们是否来自抹谷,答案同样令人惊讶:不是。这些矿石来自缅甸克钦邦帕敢(Hpakant)玉石矿以东的纳米亚(Namya)红宝石尖晶石矿床。2000年12月,那里曾发生过一场淘金热。那时,我几乎无法想象几个月后,我会跟随希米到纳米亚进行我的第一次野外考察。那次冒险确实是一次改变人生的事件(图3)。
图3。左图:2001年2月,作者吴觉当(U Kyaw Thaung)和赫米·英格利舍(Hemi Englisher)在仰光,赫米向作者介绍了他的第一包纳米亚尖晶石。照片:Zin Mee Mee Lwin右图:2001年,在前往纳米亚红宝石尖晶石矿区的路上,作者进行了他的第一次野外考察。由于该矿床位于一片丛林覆盖的沼泽中,探险队领队赫米·英格利舍尔和特德·塞米利斯乘大象,而作者和当地导游则在沼泽中行走。照片由一位匿名的缅甸士兵拍摄,作者提供。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开始觉得这些不可思议的小宝石对我来说有些幸运。2002年春天,我在宝石行业找到了第一份工作。曼谷的宝石商人、尖晶石鉴赏家亨利·何(Henry Ho)给我的任务很简单:从纳米亚找到一颗明亮的10 ct尖晶石。我们在缅甸呆了几天,一起看宝石。这与我作为宝石学学生的经历非常不同,我们关注的不是宝石的鉴定,而是质量和升值潜力。我发现暗色调或者说暗域是毁掉一个好尖晶石的祸首。当时,好莱坞大片《星球大战2:克隆人的进攻》(Star Wars: Episode II - Attack of the Clones)正在影院上映,我的座右铭是:“尖晶石力量很强但是也要小心黑暗势力。”因此,我们开始称这些闪亮的热粉色宝石为“绝地武士”尖晶石,因为它们没有受到“黑暗势力”的影响(图4)。
图4。据报道,2006年12月,Hai An Nguyen Bui 在访问仰光时看到了一块明亮的霓虹红色尖晶石晶体。浑圆的外观是典型次生矿床的特征,例如纳米亚。照片由Vincent Pardieu/AIGS拍摄。
像许多人一样,我多年来一直相信,这种“绝地武士”尖晶石只能在纳米亚找到。然而,当一些缅甸朋友在2001年至2005年间多次告诉我,据报道,在抹谷附近不时发现这种标本时,我很感兴趣。这些石头通常作为纳米亚尖晶石出售,以卖更好的价格。这只是谣传吗?事实证明,找出真相是困难的。所谓的纳米亚尖晶石非常罕见,并且需求量非常大。
尽管我做了很多努力,我还是找不到任何证据表明抹谷产出任何与纳米亚一样明亮的尖晶石(图5和图6)。即使谣言是真的,称它们为“纳米亚”尖晶石可能会引起争议。(考虑到宝石贸易中关于“Paraiba”一词的长期争议,这个词与原产地有关,指的是不仅来自巴西,而且来自莫桑比克和尼日利亚的颜色异常鲜艳的碧玺。)并且,“绝地武士”很有趣,听起来也很酷。
图5。这包有强荧光的红色尖晶石(左)和经典的红色抹谷尖晶石(右)。注意他们在色调和饱和度上的明显差异。文森特·帕迪厄摄影,©GIA。
图6。抹谷典型的原石和刻面的红色尖晶石。上世纪40年代,Edward Gubelin博士买下了这块漂亮的5克拉的刻面尖晶石,背景中的原料来自作者的收藏。照片由文森特帕迪厄,由古柏林宝石实验室提供。
红尖晶石及其来源
历史上,大多数红尖晶石来自四个偏远的地方(Pardieu, 2008)。从最古老的来源到最新的来源,它们是:
巴达赫尚:这个地区位于阿富汗和塔吉克斯坦之间,沿着著名的丝绸之路。自大约10世纪以来,它一直是尖晶石的来源。据当地人说,边界两侧都有几处矿藏,但最著名的采矿地点是塔吉克一侧的kuli - lal村附近(Bowersox and Chamberlin, 1995;份起,2005;休斯,2006;Pardieu,2006)。
缅甸(前缅甸):尖晶石已发现在Mogok山谷和Namya地区(Iyer, 1953年;Gubelin, 1965;凯勒,1983;凯恩和卡莫林,1992年;Themelis, 2000;Schlussel, 2002;Themelis, 2008)。
越南:1988年(Long, 2013)在越南北部Luc Yen地区发现了红蓝尖晶石和红宝石。
坦桑尼亚:红色尖晶石于20世纪80年代末在莫罗戈罗省的马亨格附近和乌卢格鲁山脉中发现,1994年之后在通都鲁附近发现。Mahenge附近的矿床在2007年夏天发现了巨大的尖晶石晶体(高达54公斤)而闻名(Keller, 1992;见鬼,2007;温伯格,2007;休斯,2011)。
在过去的12年里,我收集了所有这些尖晶石矿区的标本——以及巴基斯坦、肯尼亚、斯里兰卡和马达加斯加的其他矿区——但直到最近,它们的饱和度和亮度都无法与纳米亚的“绝地武士”媲美。
2011年,经常去缅甸旅行的宝石商人卢-皮埃尔布里尔(loui - pierre Bryl)再次传言,抹谷有一个新的尖晶石矿床,产出的颜色和纳米亚的一样明亮。因为抹谷还没有对外国人开放,所以我们不能去那里证实这个传言。
2013年6月,抹谷再次对外开放。我不能去旅行,就请要到那里去的路皮埃尔打听这个矿区的情况。2013年8月,经过三次探险,卢-皮埃尔证实了在曼辛有新的尖晶石矿藏。在Pyant Gyi和Pein Pyit一公里附近(见图16),这两个区域在2000年代早期产出美丽的尖晶石,包括一些惊人的“大卫之星”双晶晶体(图7)。我们决定访2013年9月去抹谷,与实地考察曼辛作为我们的主要目标。
图7。这个精致的“大卫之星”尖晶石晶体是一个双晶体,据报道说是来自抹谷东部的Pein Pyit/Pyant Gyi地区,该地区在2000年至2005年期间以生产这种晶体而闻名。没有经过任何加工、切片或抛光;是100%天然形成的。文森特·帕迪厄摄影,©GIA。
任何成功的实地考察都需要一辆好的交通工具,政府的许可,以及良好的和当地的关系。几天之内,我们联系了来自仰光Ananda Tours的Jean-Yves Branchard,帮助我们办理许可证和后勤。我们还与乔丹做了安排,他在我之前作为尖晶石采购员在缅甸期间曾是我的司机、助理和翻译。
图8。抹谷镇的经典景观,由Chan Thar Gyi宝塔(左)主导,环绕着它的湖,这是由英国殖民时期的一个宝石矿形成的。文森特·帕迪厄摄影,©GIA。
抹谷简介
对于宝石学家和宝石鉴赏家来说,抹谷是(图8)一生中至少要去一次的地方。这里的宝石开采可能在一千多年前就开始了,地球上没有任何其他地区能生产出如此多的稀有红宝石、蓝宝石、尖晶石和橄榄石(Themelis, 2000;Schlussel, 2002)。
抹谷是终极红宝石之地。想象一下,一群美丽的绿色山谷被丛林覆盖的山脉所主宰,其中许多山顶上都有精致的宝塔。Mogok和Kyatpyin这两座孪生城市以及周围的村庄仍然主要由木制房屋组成,给它们带来了安静、浪漫的一面。
远离手机、飞机、汽车和空调办公室的现代商业方式,人们每天都可以在五颜六色的宝石和蔬菜市场看到抹谷人。游客不仅可以欣赏抹谷周边出产的多彩的宝石,还可以欣赏到抹谷人口的多样性:掸族、缅甸族、尼泊尔族和傈僳族是丰富而迷人的宝石文化的主要参与者(图9)。
图9。在抹谷的一个宝石市场上,一位掸族妇女正在研究一块尖晶石晶体。文森特·帕迪厄摄影,©GIA。
又凉又好吃……
多年来,我把缅甸称为另一个世界,因为去那里就像离开现代世界,进入一个与时间无关的地方。即使现代社会慢慢进入缅甸,在抹谷待上几天的游客仍能真正享受到来自另一个时代的体验。在抹谷,我想起约瑟夫·凯塞尔(Joseph Kessel)的小说《鲁比斯山谷》(La vallee des rubis, 1955)中的人物朱利叶斯(Julius),每当他看到一颗精美的宝石,或参观某个特别有趣的地方时,他都会说“又凉又好吃”(fraicheur et delices,意为“又凉又好吃”)。小时候读这本小说激发了我对缅甸和宝石的兴趣。每当我参观像抹谷这样的地方,遇到真正的美丽,这些话立即出现在我的脑海中,是描述这种独特的感觉和体验的最贴切的方式。
抵达抹谷
2013年9月19日,我和卢-皮埃尔乘早班飞机从曼谷飞往曼德勒。我们把一些现金兑换成缅缅缅元后,就出发前往抹谷,走新路途径掸邦西部的May Mio (也叫Pyin Oo Lwin)。第二天中午时分,我们到达了抹谷。
图10。盘山下午的宝石市场,每天有数百名交易员聚集在那里。文森特·帕迪厄摄影,©GIA。
在典型的缅甸快餐后,我们前往盘山宝石市场(图10),会见了U Ko James,一个专门从事尖晶石的商人。我第一次见到他是在2003年,当时他的事业蒸蒸日上。现在他是一个重要的人,在抹谷许多人叫他“尖晶石之王”。抹谷的时间过得很慢,但那天的事情进展得很快,几分钟后,Ko James的一个联系人就带来了两个小塑料袋。
图11。卢-皮埃尔·布里尔(右)展示了这次探险的全部内容:来自曼辛的“绝地武士”。文森特·帕迪厄摄影,©GIA。
的确,又凉又好吃。我手里拿着三颗漂亮的尖晶石晶体(图11),颜色很深,晶体纯净,饱和度高,没有暗色调。这些是真正的“绝地武士”尖晶石。但这个故事还有更多的含义:不像我以前在纳米亚看到的那些圆形尖晶石,那是一种次生矿床,它们是有着高度透明表面的精细的正多面体晶体。它们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晶体形状、颜色和透明度。原谅我这么说,但它们看起来和合成尖晶石晶体一样好。看着它们,我想起了伟大的法国商人兼探险家让-巴蒂斯特·塔维尼尔(Jean-Baptiste Tavernier, 1676年)描述宝石异常透明和结晶的一句话:“活水。”这些都是“活水”尖晶石晶体的完美例子(图12)。
图12。在抹谷的宝石市场上看到的三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尖晶石晶体。文森特·帕迪厄摄影,©GIA。
9月21日,我们开始了我们的一天,参观了剧场宝石市场。这个市场通常是交易低质量的石头,但要找出哪些矿床是活跃的以及它们在产出什么,这里仍然是一个有趣的地方。
图13。去产地有三件事:这个地方,它的人民,它的宝石。被当地人称为“尖晶石之王”的U Ko James展示了一些来自抹谷的令人难以置信的明亮的红石头。文森特·帕迪厄拍摄,©GIA。
接下来,我们去了U Ko James(图13)的家中,讨论了抹谷,并看到了一些他不愿意在市场上展示的特殊宝石。他指出,2000年至2005年,莫抹谷最活跃的尖晶石矿区是在Pyan Gyi和Pein Pyit附近。在那段时间里,市场上大多数明亮的霓虹灯原料来自克钦邦的纳米亚地区。但他证实,抹谷也在零星地产出这种宝石。Sakangyi周围地区的石头可能是最好的,其次是双盘。2006年,曼辛也开始出产一些明亮的,高荧光霓虹尖晶石,随着2009年一个大口袋的发现,尖晶石的产量达到顶峰。从那以后,生产变得更加分散。总的来说,来自曼辛的石头比来自纳米亚的石头更红,而纳米亚石头往往是粉红色的。
詹姆斯说,他从曼辛中观察到的最大的尖晶石是一块漂亮的35 ct原石,但它并不干净。精美的大宝石过去是,现在仍然是极其稀有的。自2006年以来,他见过不到10块20克拉以上(有“绝地武士”的颜色和净度)的原石,以及少于100块10ct以上的石头。大部分的原料都是小于1 克拉的石头。他补充说,曼辛很少有超过10 ct的刻面宝石。幸运的是,我们能够看到两个很好的样本(图14)。其中一颗的重量略大于8 ct(据报道来自曼辛,尽管U Ko James不能保证其来源);另一块稍显粉色,是一块7ct的石头,他说这块石头来自曼辛。也许我对抹谷的喜爱影响了我的看法,但当这些石头出现在我眼前时,它们是我见过的最美丽的尖晶石。
图14。这些美丽干净的尖晶石来抹谷。图左为7ct多的带荧光的粉红色,很难拍摄。它被认为是在曼辛开采的。图右8ct这颗尤其令人震惊。文森特·帕迪厄摄影,©GIA。
虽然纳米亚的尖晶石曾经价格不菲,但U Ko James告诉我们,曼辛的宝石目前在缅甸市场上的售价最高。这并不是基于声誉,因为曼辛仍然没有纳米亚的知名度高,而是基于这些尖晶石更红更大,它们有相同的高饱和的荧光感。(图15)。
图15。一些从曼辛矿挑选出来的高荧光感的尖晶石晶体(左和中),和纳米亚的两个尖晶石晶体(右)。注意来自这两个矿区的晶体具有怎样相似的亮度;并且,来自纳米亚的两颗晶体是圆形的,而来自曼辛的两颗则是锋利的,形状良好的。较大的晶体大约各为1 ct。文森特·帕迪厄摄影,©GIA。
在那个极具教育意义的早晨结束时,我们从U Ko James这里买了一些有趣的尖晶石样品,据说来自曼辛和纳米亚,我们买了以后,就去了曼辛。
参观曼辛尖晶石矿
曼辛在缅甸语中是“明镜”的意思,它是一个岩溶区,意思是景观是由石灰岩和白云岩等可溶性岩石溶解形成的。它位于北纬22°58′18”,东经96°32′32”(图16),西南为Ta Yan Show,东为Pyan Gyi/Pein Pyit,北为Chaung Gyi Valley。在曼辛,尼泊尔农民种植蔬菜、芥末和小麦。当我们参观时,三个矿区主要生产红宝石。另一处遗址是由尼泊尔裔的U Si Tu and U Kyaw Thu兄弟共同开发的,发现了尖晶石(图17)。
图16。这张抹谷的地图(取自谷歌Earth)显示了曼辛尖晶石矿区,周围环绕着其他著名的宝石遗址,如Dattaw、Ta Yan Shaw、Pein Pyit和Pyan Gyi。
图17。曼辛尖晶石开采。这些宝石是在这种岩溶型地质环境中冲刷地面而出土的。山的另一边,向北是昌基谷。文森特·帕迪厄摄影,©GIA。
有趣的是,曼辛矿的矿工并不是在寻找byon, byon是缅甸语,指的是在抹谷(Mogok)和京品(Kyatpyin)附近发现的富含宝石的砾石。曼辛狭窄的v形山谷,是最近被侵蚀形成的,尖晶石可以在土壤的任何地方找到。矿工们只是把他们收集的所有东西从头到尾清洗干净。我在坦桑尼亚Mahenge附近的尖晶石矿也看到了类似的矿床,它们也位于一个狭窄的岩溶谷。
图18。曼辛尖晶石采矿作业概况,20名工人操作一台挖掘机、水炮和两个洗选厂。文森特·帕迪厄摄影,©GIA
在曼辛,由两名尼泊尔兄弟管理的开采规模相对较小。大约有20人操作一台挖掘机,几门高压水枪和两个洗涤设备(见lead photo和图18)。一些工人挣工资,而另一些工人拥有该矿的股份。这对兄弟告诉我们,他们大约12年前开始生产,必须通过缅甸宝石企业(MGE)每三年更新一次采矿许可证。2009年,他们发现了第一批“绝地武士”尖晶石。在他们的夹具的第一次重要的产出就是几公斤的小而明亮的红色晶体。这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景象,据说整个夹具都是这种“湿”的石头,晶体呈现的荧光红色像余烬在傍晚的光。自那以来,产量一直不稳定。有时一个星期过去了,没有什么好收成,但第二天,他们可以找到一到两公斤的宝石在。正如他们所说,“你可能会找到一千颗宝石,或者什么也没有。”
我们还了解到,只有这个矿的北部,靠近Chaung Gyi山谷,才有规律地出产“绝地武士”这种精品尖晶石;南部地区,靠近曼辛的区域,主要生产红宝石。在东部,据说大多数尖晶石都是在抹谷发现的经典的红色类型,具有比“绝地武士”尖晶石更高、更暗的色调(图19)。
图19所示。U Si Thu检查了他在曼辛发现的尖晶石晶体。如果这种石头乍一看有些普通,经验丰富的尖晶石开采者也知道,这里面也可能切出高价值的宝石。文森特·帕迪厄摄影,©GIA。
在观察那天的开采时,我们看到矿工们发现了一些明亮的“绝地武士”尖晶石晶体和一些小红宝石,一些绿色碧玺,还有许多尖晶石,其核心呈深紫色,表面呈浅蓝色。由于所有股东都没有出席我们的访问,我们无法立即获得任何当天开采的好的尖晶石。我们为了获得样本,第二天要去U Kyaw Thu家里。我们确实从一个kanase妇女那里得到了一些小的,鲜红色的尖晶石来作为GIA的参考。
图20。没有宝石就没有宝石人。吴思图(右)和他的父母展示了一些来自曼辛矿的尖晶石。文森特·帕迪厄摄影,©GIA。
那天晚上,我们和矿工们回到了抹谷。第二天,我们拜访了这对兄弟和他们的家人(图20)。我们在那里喝茶,研究了他们最近生产的一些石头,为GIA的样品参考收集了额外的样品。不出所料,我们在矿场、从矿工的库存、在宝石市场或从U Ko James的库存中看到的大多数石头几乎没有风化的迹象。这与在纳米亚发现的尖晶石晶体非常不同,纳米亚的尖晶石晶体通常非常凌乱。我们还被告知,没有人在地脉中发现“绝地武士”尖晶石。关于大小和质量,矿工们说,他们发现的最好的石头是两颗完美的晶体,每颗约5 ct,比U Ko James说的要小得多(图21)。我经常记得缅甸矿工Saw Naung Oo博士的话,他曾在我2001年至2004年访问莫果克期间帮助过我:他曾告诉我,在抹谷,矿工保守秘密,商人讲故事。道听途说是宝石学家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而且不仅仅是在这个领域。的确,实验室宝石学家应该更多地依靠眼睛,而不是耳朵。
图21。曼辛的“绝地武士”尖晶石。左边的七块上磨好的石头总重量为12.9 ct,而两块干净的晶体原石重量分别为3.9和3.3 ct。文森特·帕迪厄摄影,©GIA。
图22。在曼辛之旅中获得的样品显示了一些特征,例如这种橙色多相夹杂物,通常与其他矿区的尖晶石没有关联。乔纳森·迈亚尔的显微照片,放大100倍。
我回到曼谷后,GIA实验室的团队研究了这些样本。值得注意的是,这三种不同矿区的石头具有一些不同于其他矿区的尖晶石中不常发现的特征,例如多相橙色包裹体(图22),其中一水硬铝石、黄铁矿、硫和白云石(经拉曼鉴定)联系在一起。此外,化学分析产生了两个有趣的发现。首先,从矿里的kanase妇女、尼泊尔兄弟的私人住宅和U Ko James那里收集到的石头在痕量元素水平上具有类似的化学成分。这一“指纹”与在世界各地对其他尖晶石矿床进行实地考察时获得的样本有很大不同。这表明化学成分可能成为确定尖晶石来源的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其次,与抹谷、越南、坦桑尼亚和塔吉克斯坦的“绝地”尖晶石以及抹谷其他矿区的“非绝地”尖晶石相比,曼辛和纳米亚的“绝地”尖晶石含铁量非常低。在红色和蓝色尖晶石中,色调似乎是由铁的存在来决定的,而红色尖晶石的颜色则是由于铬的存在。
我们目前从其他矿床的石头中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所得出的数据有助于从纳米亚或其他地方产出的尖晶石中分离出曼辛尖晶石。从大小和质量上判定曼辛并不容易,但是我们的实地考察小组从三个独立的矿区收集的样本将帮助我们的宝石学家确定这个矿床的特征。为了使实验室能够可靠地判定尖晶石的产地,这种系统的收集是必要的。GIA在曼谷的实验室目前正准备对这些美得令人难以置信的小宝石进行深入研究,以便将来发表
关于作者
帕迪欧先生是GIA曼谷实验室现场宝石学高级经理。自1998年以来,他已9次访问抹谷地区。
参考文献Bowersox G. (2005) July-August, 2005 Hindu Kush/Pamir Mountains expedition. http://www.gems-afghan.com/cgi-bin/aslides.pl?12&1.
Bowersox G.W., Chamberlin B. (1995) Gemstones of Afghanistan. Geoscience Press, Tucson, AZ.
Gübelin E.J. (1965) The ruby mines in Mogok in Burma. Journal of Gemmology, Vol. 9, No. 12, pp. 411–426.
Hughes R.W., Pardieu V., Soubiraa G., Rogers M., Chitty W., Chitty M., Brunot P. (2011) Downtown: Gem hunting in central & southern Tanzania. http://www.ruby-sapphire.com/tanzania-ruby-sapphire-spinel.htm, May 19.
Hughes R.W., Pardieu V., Soubiraa G., Schorr D. (2006) Moon over the Pamirs: Chasing ruby and spinel in Tajikistan. http://www.ruby-sapphire.com/tajikistan_ruby_and_spinel.htm, Sept. 25.
Iyer L.A.N. (1953). The geology and gem-stones of the Mogok Stone Tract, Burma. Memoirs, Geological Survey of India, Vol. 82, 100 pp.
Kane R.E., Kammerling R.C. (1992) Status of ruby and sapphire mining in the Mogok Stone Tract. G&G, Vol. 28, No. 3, pp. 152–174.
Keller P.C. (1983) The rubies of Burma: A review of the Mogok Stone Tract. G&G, Vol. 19, No. 4, pp. 209–219.
Keller P.C. (1992) Gemstones of East Africa. Geoscience Press, Phoenix, AZ.
Kessel J. (1955) La vallée des rubis. Éditions Gallimard, Paris.
Long P.V., Pardieu V., Giuliani G. (2013) Update on gemstone mining in Luc Yen, Vietnam. G&G, Vol. 49, No. 4, pp. 233–245, http://dx.doi.org/10.5741/GEMS.49.4.233.
Pardieu V. (2006) From Kashmir to Pamir, Summer 2006: Gemmological expedition report to ruby, emerald and spinel mining areas in Central Asia. Part 4: China (Xin Jiang): Emeralds from the silk road. http://www.fieldgemology.org/gemology%20china%20emerald%
20davdar.php.
Pardieu V. (2007) Tanzania, October 2007: A gemological safari, part 1: Ruby, sapphire, moonstone, spinels, tsavorite, alexandrite: Gems from central and south Tanzania. www.fieldgemology.org/gemology%20tanzania%20ruby%20
sapphire%20spinel%20tsavorite%20alexandrite%20emerald%
20tunduru%20songea%20morogoro%20merelani.php.
Pardieu V., Hughes R.W., Boehm E. (2008) Spinel: Resurrection of a classic. InColor(Summer): pp. 10–18.
Schlüssel R. (2002) Mogok, Myanmar: Eine Reise durch Burma zu den schönsten Rubinen und Saphiren der Welt [Mogok, Myanmar: A Journey through Burma to the Sweetest Rubies and Sapphires in the World]. Christian-Weise Verlag, Munich.
Tavernier J.B. (1676) Les Six Voyages de Jean Baptiste Tavernier. Paris.
Themelis T. (2000) Mogok: Valley of Rubies & Sapphires. Published by the author, Bangkok.
Themelis T. (2008) Gems & Mines of Mogok. Published by the author, Bangkok.
Weinberg D. (2007) Giant red spinel crystal discovered in East Africa. http://www.multicolour.com/spinel/giant-red-spinel-crystal-discovered-in-east-africa.html, Oct. 5.
译自 GIA
Hunting for “Jedi” Spinels
in Mogok
Vincent Pardieu
译制版权所有,转载请标注
- 1. 用户在珠宝大家坛发布的内容仅为发布者个人的立场或观点,并不代表珠宝大家坛的立场或观点。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布内容负责,因发布内容引发的一切纠纷,由该内容的发布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珠宝大家坛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2. 关于侵权:请阅读使用协议中的侵权举报条款,此为官方的侵权投诉唯一渠道,其他渠道视为无效申请。该服务为免费,大家坛拒绝任何性质的有偿删帖,不会和任何公关公司合作。
3. 本站为珠宝网站,请各位坛友不要在本站谈论政治和社会性话题,更不能攻击政府,否则后果非常严重,请务必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