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坛

红珊瑚三城记:北京、东京、台北的快与慢

艺术文化故乡,创新意识少,珠宝行业还有好长的路要走。就像我们红珊瑚设计师说的,珠宝首饰,凝聚的是文化,而非一堆石头。

                                                                                                                                 

                                                                                                               -----我的2017微信朋友圈

红珊瑚设计是我必然要走的路。

中国古典文化博大精深,几千年的文明可用的因素极多,红珊瑚设计只不多是把老祖宗的东西融入进去。翻看以前写的东西,回忆起那个记忆节点时。

拼命去做眼前事不去想结果是什么。

总是觉得人生要做的事情很多,而当时的雄心壮志总是留存在心间。

计划要先行一步,执行过程里是慢一些但不代表不做,时间到了自然会推出。

学会勤奋执着是北京教会我的最基本的立业生存技能,而学会未雨绸缪是东京教会我最重要的生存技能之一。

以下是正文……


少年派


那时候我是一个蜷缩在山西安静小山村里的少年派,有理想但不知道怎么抓住,有人生但不知道怎么规划。

选择做一个北漂是因为一个在京亲人的给出的“建议”,于是走进了北漂,成为北漂最底层的一名人员。租地下室,找工作,挤地铁。

做的最长的工作是网络营销,懂得了工作和学校的区别。


北京的快节奏 珊瑚农民创业小结


北京是全球贫富差距最严重的地方之一。年轻人在这里既无法上楼、上流、也无法上位。


-------套用前香港说香港特首的话


但我觉得如今的北京,只要你有理想,来了就是北京人。其实很难在这里落脚,没钱没朋友没家人有时候连住的地方都没有,还要忍受无理由的雾霾,有时候就剩下一个机会,但是只要你抓住了就不难。


每个人对红珊瑚的理解都不一样,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有很多的爱好珠宝的朋友都是通过红珊瑚认识的,在微博微信上我写关于红珊瑚知识的文章,和你们交流了很多心得,于是毅然的投入到这个行业中来。

创业是忍受孤单,没日没夜的为了一个目标,倔强的坚持着。随着中国的红珊瑚珠宝市场慢慢开始和互联网红利期的来临,只要你够努力,够专业就可以拥有许许多多的红珊瑚粉丝朋友。那时候我的名字叫珊瑚农民,每天每个周每个月的工作就是把红珊瑚这个既陌生又新鲜的有机宝石带给他们。

这样的北京生活坚持了3年,红珊瑚已经成为了我的生命力里的一部分。

于是带着北京的快的标签,我去寻找最好的红珊瑚。



台北的慢节奏 莫莫珊瑚的故乡


可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一开始冲太快又有什么用?


                                                                    ------------- 廖信忠《我们台湾这些年》



在文艺之都的台北生活的感受都懒得看微信,那里的人一种生活氛围会让你本能放下一些东西,台湾和上海很像,但又不是上海。这里的生活节奏是本能的慢。如果是形容的话,上海像一个爱生活的文艺青年,而台北像一个功成名就的文艺退休老人。


到台北,苏澳那些地区是为了寻找最好的莫莫红珊瑚,间接地看了一些台湾的博物馆、拜会了一些珊瑚业辉煌时期的老师傅。在那里收获的不止止是宝石珊瑚的设计经验,中国台湾被誉为“宝岛”,很大一部分原因和产的100多种宝石有关系。


慢有部分是社会发展的原因,但因为慢所以更有耐心吧,我的理解。

所以静下心来他们雕刻大师更能雕出繁杂精美的作品,台湾的师傅和我说,雕刻红珊瑚一件作品往往就是几天,但是构思的时候可能要花上几年,几个月。一旦灵感来了,哪怕是后半夜也要起来去完成它。那位前辈说他一件在被博物馆收藏的作品,灵感来自午夜的一个梦。梦醒了,没洗漱,就开始雕刻,徒弟来了看到蒙头垢面的他,二话没说加入进来,一起花了36个小时完成了它。 

他们的每一件精美的作品我都能说出背后的故事!红珊瑚不单单是一件商品,美的后面都有匠人的精神!


日本节奏的快与慢 红珊瑚设计的灵感

认真做,出智慧;半途而废,出抱怨;马虎做,只出借口。

                                                                                                                                                                                                                                            ----某位日本大师


东京人活的太认真,认真是可以学。


我也见过街头居酒屋里的日本友人喝醉酒的样子,他们下了班后放松的让人惊讶。


日本的司机老龄化,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了,即使60岁也要提帮客人提箱子,气喘吁吁的生活状态已经反应出了生存窘境。但是不得已还要工作,我仿佛看到了80后和90后的未来,提醒自己实现财富自由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自古以来中国一直是日本的老师。近代明治维新后视欧洲为老师。现在美国是日本的老师。他们总在找最强的对手当老师,骨子里认为自己优越,而如今不愿意正视中国的崛起,因为不愿意再当回学生。


参观日本的红珊瑚加工厂,见到很多和中国珊瑚加工不一样的工序。我不认为日本的加工设计有多好,但是它们的师徒制度传承有续,所以一直几百年古老的匠人工艺得以保留下来。比如它们从欧洲学来的贝雕工艺就能和珊瑚工艺很好的结合,而形成了独有的珊瑚的工艺。

日本的红珊瑚雕刻大师,一般都不太愿意出名。那天友人陪我拜会在奈良深山里的师傅,他在雕刻珊瑚花的造诣非凡,日本珊瑚市场上大多花的款式灵感都来源于他。在山谷的一个自己的小院子里,平时花园里养了各种菊花,没事的时候照料它,有事的时候雕刻红珊瑚的花。由于他没有手机,那天去的时候,他正好不在家,等了半天,只好作罢。临走时,登上山头看了一眼,由衷回叹,雕刻也可以回归自然。


这就是我的对三城的部分感受,今年2月底去日本,再次踏上探究红珊瑚雕刻设计工艺之路。


网站温馨提示:
  • 1. 用户在珠宝大家坛发布的内容仅为发布者个人的立场或观点,并不代表珠宝大家坛的立场或观点。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布内容负责,因发布内容引发的一切纠纷,由该内容的发布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珠宝大家坛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2. 关于侵权:请阅读使用协议中的侵权举报条款,此为官方的侵权投诉唯一渠道,其他渠道视为无效申请。该服务为免费,大家坛拒绝任何性质的有偿删帖,不会和任何公关公司合作。
    3. 本站为珠宝网站,请各位坛友不要在本站谈论政治和社会性话题,更不能攻击政府,否则后果非常严重,请务必遵守。
发布于 2017-04-24 09:38:34
回帖1 评论0 浏览 -

回帖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