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不能明确告诉你是涨是跌,那是神棍干的事情。我们也只能是将更多的信息提供给大家,让大家明白是怎么回事,不至于糊里糊涂消费,盲目的投资。
或许有些时候在利好或利空消息明确的情况下,可以短期预期下。但目前市场行情真的很混乱,明明几大风投和银行打算联手做空,却意外遇到了意料外的前所未有的实物需求支撑。市场走向现在很难把握了。因为一边是专业型,高精专的国军,个体力量大群体力量有限,另一边是消费型,低随散(低端、随意、分散)的民兵,个体力量小群体力量无限。
有人形容这次金价能反弹,中国的珠宝行业能获救,完全是大妈打败了专家。经济学家们感叹大妈不懂经济,大妈们嘲笑专家不懂生活。专家说黄金已无用,美国再打压,期货在崩盘,金价要大跌;大妈说物价总在涨,金价难得跌,黄金终归是硬通货,纸币没谱在贬值,反正终归是要买,不趁便宜待何时,大不了压箱底个几十年。
华尔街的金融学家在将经济学搞的越来越深奥难懂,将实物交易虚拟化,将实业投资资本化,在不断抽象化、符号化之后,然后利用其专家的地位给出解释,作出指导,挥舞着指挥棒引导市场。在华尔街,他们一起高呼“做空中国”时,再优秀的中国股,也会短时间内被击垮;当他们一起呼喊人民币被“低估”时,人民币就不得不升值。
好在黄金这东西他看得见、摸得着,不是老百姓弄不懂的股票、债券、期权。虽然专家不断用数据、用K线图、用模型告诉大家,黄金不值钱了,黄金要跌价了。可老百姓却始终有着最朴素的观念,黄金能保值,黄金好套现,黄金我能够得到摸得着,它不容易损毁,而且哪朝哪代,哪国哪地都认它,是硬通货。期货市场信专家,让你兴风作浪追涨杀跌,但现实中暴跌的金价给了人们消费黄金饰品的绝好机会。两年来最低的价格点燃了消费的激情。
中国的消费者在这十年中,腰包大多鼓了起来。相对于十几年前几百元的工资,现在已经几千甚至上万。以前或许要攒一年工资才能买的起的金项链,现在可能只要一个月就OK了。而中国这个自古就崇尚黄金,热衷于消费积攒黄金的民族,黄金一直被作为奢侈品存在。结婚送不了房,买不了车,金器总得有一套。而受历史原因这种消费需求欲望,被禁欲了几十年。一旦被引爆,需求非同小可。黄金暴跌的10天内,仅内地市场实物黄金消费量就超过了300吨。可如果全国13亿人每人消费一克黄金,那么消费量将是1300吨。
现在就看是专家们继续操纵舆论和资本市场打垮消费者的消费激情,还是消费者的实物需求打垮专家们做空的信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