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价格之诠释
中国人自古爱玉,尤其喜爱白玉,经历了8000年的历史,如和氏璧,秦始皇竟然以15座城市做交换,大圣人孔子爱玉有道,主张君子应像玉一样有十一德,及到明清时期君子无不爱玉,显贵无不藏玉,清朝的乾隆皇帝爱玉的程度至今无人能及,于玉石有关的诗词留下有800余首,,从秦始皇的和氏璧到贾宝玉的通灵宝玉,中国人对玉的价值、德信、灵性的认同达到了无物可以替代的境界了。 当历史的年轮来到了清朝的晚期,一块来自异邦绿色的通灵剔透石头进入了皇宫,从此掀起了绿色的时尚。这块石头就是翡翠。 翡翠发现到现在不过几百年的历史,他的身价在近50年翻了将近1000倍,上世界30年代我们上海滩的杜月笙先生的夫人送蒋介石夫人浨羙齡的那一对翡翠手镯,到现在市场上交易的价值单只就需2000万元,在那个时候一块上好的原石在7万大洋,现在交易需1亿人民币左右,翡翠的升值之快不要说是钻石就是连商周的青铜器都没法相比,这不不得不让国际珠宝商惊叹不已。 翡翠是亿万年造化的绿色精灵,是地球慷慨赠予缅甸的宝贵财富,翡翠从地层深处来到人间后漫长的艰辛和历程才进入到我们的时尚生活,中国人近水楼台先其他人享用了近100年,是十三世纪蜀身毒道驮夫的功德也是中国8000年玉文化的功德。 1997年11月6号在香港的佳士得拍卖行随着拍卖锤一声落定,一串27粒的翡翠珠链以7262万港币成交,成交价竟然比起拍价高近4倍。很多买家争夺这串项链,翠绿欲滴、晶莹剔透、透过这串珠链看得出绿是翡翠永恒的价值
要了解翡翠市场未来的走向,就有必要先了解下翡翠的过去和现状。
1、首先看翡翠矿藏,翡翠全球分布的状况。
2、翡翠矿藏的储量,可供开采期,是有限还是无限开采。
3、翡翠需求的结构,它的持续性和替代性和消费群。
事实,我们稍加深入就会了解,翡翠飞涨背后的原因:
翡翠全球产于危地马拉、美国、俄罗斯、缅甸。作为宝石级的翡翠仅产于缅甸(勐拱、密支那一带)。也就是说这样的量,是远远无法满足中国最大翡翠消费国近年来经济崛起带动的消费需求。
翡翠在地球上的形成是相当的复杂和偶然。整个过程历时6000万年,而成就宝石级的翡翠则更为复杂时间也更久,这也是好的翡翠仅产于缅甸的因素。它对于人类的演变进程具有完全的不可再生性。缅甸翡翠发现于1443年,商业开采始于18世纪。在20世纪的1991年的年开采量也仅为242吨,之后92年下降为101吨,93年145吨。因此翡翠在市场中可谓是稀罕之物,近10几年来缅甸翡翠的开采以疯狂的速度进行,开采总量突破以往300年采量的数倍,庞大的消费需求和市场,使得翡翠的开采成爆炸式增长,同时产地缺乏有效地规划和监管,也是导致翡翠过热和疯狂采伐的缘由,有鉴于此,后期缅甸国的政府行政监管动作必将直接左右翡翠市场的价格走向。这是不容忽视的,现在缅甸翡翠的交易已经采用公盘,是对买家不公平的一种公盘形式。卖方自己拍下,不用课税。也导致了翡翠价格的升势。
据有关专家测算尚若以此速度开采,缅甸翡翠矿将在10-20年内枯竭。事实上也是现在缅甸翡翠的开采均为高地砾石层翡翠砂矿,我国出版有关《翡翠》书刊所介绍的河漫滩沉积翡翠砂矿已被开采殆尽。也就是说在我们的有生之年,我们会目睹翡翠真正的成为了“古董”。
事实上对宝石级中的上等翡翠的需求,随着社会财富的积累,需求不断地增加,古往百十元一件的玉佩(折合当时几个月的薪水),时下几个月的薪水拥有一件漂亮的翡翠玉佩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这也是构成翡翠的价格因素。
翡翠不同于金饰品,现在社会已把黄金白银等同于现金,因此佩戴金银饰品的人群日益见少。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玉佩翡翠,不仅符合了现在珠宝的定义,也肯定了未来的时尚尊贵审美的趋向。玉与中华有不解之缘,它经主人佩戴会表现出润泽、通透、明亮的特征是其他宝石即便是钻石也无法媲美的。这也是玉文化在国人心中深入的原因。黄金有价玉无价也许说的就是个理。
随着物价的高涨,有着那么一群为了翡翠而疯狂的人们,天下着雨,吹着凉风,从凌晨到下午,为了翡翠之美,亦为了生活的重担。
翡翠之美来自于她醉人的绿,来自于她多姿的色彩,更来自于赋予她价值的人们。
- 高了 【20票】
- 低了 【2票】
- 不懂,观望学习中 【14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