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坛

南红玛瑙:彝人制造

2016-01-22南红·小满西昌满堂红南红玛瑙店


欢迎来到凉山——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凉山人口总共是473万,其中彝族占49%,在被俗称为“东五县”的老凉山地区,彝族人口比例更是占到95%以上。

彝族,古称“夷人”,1956年,彝族排代表进京见到毛主席和周总理,毛主席认为“夷人”的“夷”有贬义,便将“夷”改为“彝”,意为房子(彑)下面有“米”有“丝”、有吃有穿,象征兴旺发达,故把“夷族”改为“彝族”。


彝族是以火为尊的民族,他们的宗教信仰带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彝族人热情、好客、勇敢,喜爱红色、黑色和黄色,他们的服饰、餐具等均以这几种颜色为主。

彝族人的风俗习惯也和汉族有很大的区别。比如每年7月火把节的时候,全体人家都会在夜晚燃起一堆堆的篝火,打上象征着来年丰收的火把,围绕着田间地头载歌载舞。


彝族的青年男女也会在这个节日里赛歌、跳舞,互相倾述衷肠。在火把节期间,互相心生爱慕的青年男女,会互相赠送礼物以表心意,一般来说,赠送的礼物就是以自酿的包谷酒、自制的鞋垫、手工艺品和珠宝首饰为主,其中值得一提的就是珠宝首饰了。在咱们凉山州,彝族自制的珠宝首饰,以纯手工艺的银饰配以南红玛瑙为主。


自古以来,咱们凉山州的彝族就和南红玛瑙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最早的上古时期,彝族先民们就每天和南红打着交道了:因为所有的南红玛瑙外表都裹着一层石皮,而且硬度可以达到莫氏硬度7.0左右,相当坚硬,在那个没有打火机和火柴的年代,他们将这种坚硬的“红石头”用作打火石,每天用它给自己带来温暖;后来,彝族人把这种随处可见的石头用作了修房砌屋的材料;再后来,南红玛瑙的价值飙升,许多彝族老乡把自己的房子、猪圈都推倒了重修,目的自然是当年浆砌在其中的南红玛瑙原石了;到了今时今日,彝族人生活更加离不开南红玛瑙,迎亲嫁娶的时候要作为陪嫁、子女孝敬老人的时候要送、老人们更是把好的南红作为传家宝留给自己的子孙。


在西方,传家宝是钻石;在东方,传家宝是翡翠;在凉山,传家宝是南红玛瑙;俗话说“一风一俗”,这些生活在大小凉山之中的神秘民族,风俗习惯也和汉族有比较大的区别,简要例举几件:


一是婚嫁。在彝族的婚嫁中,新娘是“买”来的!咱们汉族在某些地方是比较重男轻女的,但是在彝族家却不是这样,如果想迎娶彝家的“阿咪子”,必须要给娘家不菲的“身价钱”!这个身价钱,还是会随着阿咪子的相貌、学历、工作等等条件的不同而上涨的。这个身价钱,并不是女方贪图男方家的钱财,而是一种对女方家、对阿咪子的尊重,女方家会根据收到的身价钱多少,给即将出嫁的女儿配以相当程度的陪嫁,其中尤以一套南红玛瑙的银饰为重。


二是新生儿。在彝族家中,新生了小孩子,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大事,只要听说谁家新添了“小阿依”,左邻右舍、亲朋好友就会纷纷上门祝贺,如果是男孩,就祝愿他成为像“支格阿鲁”一样的大英雄男子汉;如果是女孩,就祝愿她出落得像“呷嫫阿牛”一样美丽端庄,同时人们还会为小阿依送上南红玛瑙耳环、项链等首饰,代表着大家的祝福心意。


三是送父母。彝族和我们一样,是一个敬老爱老的民族,在以前老式的彝家堂屋里,靠近火塘边的位置一定是留给老人的,每次吃饭,老人没有吃第一口的时候,其他人是不允许先动嘴的,在家中父母亲六十大寿的时候,儿女都会给父母亲送上代表自己一片赤诚孝心的礼物,一般来说,送给“阿莫”(母亲)的会是一条银饰南红项链,或者一对银饰南红耳环,送给“阿达”(父亲)的会是一颗很大的银饰火焰纹南红戒指。(因为彝族是一个崇拜火的民族,特别是男士对咱们凉山南红中“火焰纹”花纹的南红手串、戒指和吊坠有着特别的喜爱。)


加上南红有着避邪招财、养血养心的保健功效,贴身佩戴可以滋阴壮阳,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睡眠,所谓“人养玉三年,玉养人一生”,所以大家都会选择赠送南红饰品给家里的父母长辈;因为南红那天然的红色,象征着咱们血管里奔腾流淌的血脉,所以很多老人也会选择将上乘的南红玛瑙作为传家宝留给自己的子孙后代,希望自己的血脉能够像南红一样永远红红火火的流传下去。

发布于 2016-01-22 15:23:17
回帖5 评论0 浏览 -

回帖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