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坛

【转帖】走出和田玉、和田籽儿的误区!——谈宝石鉴定和市场上的“和田玉”。

27
文章&转帖

其实,如果矿物成分和结构相同,那也无所谓山料和籽料了:籽料不过是山料中的精华部分,经过长期的自然打磨,去粗存精而已,这也正好从反面证明了山料中当然有精华(关于籽料形成有不同说法,这里取通用观点)!我们用人工磨削去除杂质来代替数万年的自然磨削,用较低的价格获得高档的享受,又有何不可?

  当然这不排除玉器发烧友对产地和籽料详细特征的专业追求,毕竟一块优质的和田玉是很多人的梦想,而且也有巨大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但这需要你有专业的眼光和大量的实际经验积累,并且一般来说,即使你真的认为那是一块上好的和田玉,卖家则比你更精明,那价格决不是普通人甚至普通白领所能承受的,因此,这已经不是大众所能消费的和田玉了。

  然而,即使你买了一块真正的和田玉,但是因为没有权威的鉴定机构会给你出具“这是真正的和田玉”的结论,以后依然会有大量的争议,最终的结果也只能任人评说。 在实际生活中,对于相同细腻油润和白度的羊脂玉牌,无论是山料还是籽料,一般人根本看不出来,即使行家,也难免会走眼,用现有的理化鉴定指标就更无法辨别了,因为相互之间只有细微的结构差异,而这种差异即使在和田当地不同的矿点上也都存在。也正因为如此,近年无论“俄料”还是“青海料”,价格都一路飞涨,而且越来越受到玉器玩家和市场的欢迎,虽然青海料、俄料资源较多,但那是相对日益枯竭的和田玉来说的,真正优质的青海料和俄料,也是很有限的,而且采挖同样不易,曾有俄罗斯那边的玉老板开始高价回收优质俄料的实例,说明那边的好料并非随意可得。

更多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