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坛

读《左传》

读《左传》
共9图
读《左传》 读《左传》 读《左传》
60
讨论

晋文公重耳

       东周时期,礼乐崩坏,很多诸侯和权臣已经不再事事遵循周礼,但是明面上还是讲究礼仪的,这点对我们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至关重要,诸国之间往往都是一些社交礼仪不当引发的矛盾。就是你对待我,必须以周礼相待,如果你胆敢违背周礼不尊重我,那我就要兴兵讨伐你,也就是以威假礼。

       总而言之,对我有好处的我就以周礼的名义去做,对我没有好处的我可不管这个礼。晋文公重耳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在他流亡的时候,经过曹国,曹共公这个人呢,比较八卦,又不太看得起重耳,所以就表现得很轻薄,他听说这个晋国公子重耳骈肋,也就是肋骨是一整块的,我们今天想想看就知道这不可能啊,骈肋怎么弯身蹲下呢?但曹共公当然没有这种觉悟,他跟大夫僖负羁说我要偷看这位晋国公子洗澡,僖负羁就劝他不要这样轻薄。

       他偏不,等到公子重耳洗澡的时候他偷偷进来,扒开隔帘拿眼偷窥,公子重耳被偷看了又恼又怒,但他现在寄人篱下,没办法啊。

       等到了回国登上君位,他就以曹国这个骑墙派竟然背弃晋国与蛮邦楚国结盟为名,要殴打它(这是城濮之战前曲)。重耳作为一个国君他当然不能说曹共公这个家伙在我流亡的时候偷看我洗澡,我不堪被窥之辱,所以兴兵讨伐他。

       正好等到曹国跟楚国眉来眼去的时候就可以以诸侯方伯,尊周礼为由攻打曹国啦,那么从哪里看出来他想报私仇呢,他俘虏了曹共公,这可是与晋国一样的同姓诸侯,一般两国打仗输了也就输了,你绑了人家国君回去要活剐他,这说不过去的,不合礼制。

       再说说攻打曹国的时候,晋文公没想到曹国关闭了城门,拼死抵抗,久攻不下。这曹国也不知道哪个谋臣献上的计策,晋国在攻城,死伤无数,曹人竟然拿钩子勾住晋军的尸体,从墙根拉到城头垒成一垛一垛的,跟垒柴火那样式差不多,不时还肢解几个,冲着攻城的晋军砸去。

       这个举动给晋军的震慑太大了,久攻不下,而且越来越瘆得慌。你想想看,若你是晋军一员,昨天还跟你扎营埋灶的战友这会只剩一个脑袋向你砸来,谁能受这个刺激啊。

       正在晋文公重耳苦恼的时候,有人就给他献计:他们不是垒叠我们晋军的尸体吗?我们去捣他们曹国的祖坟,捣平封土堆后在上边扎营,这事情在春秋时期不仅仅是缺德带冒烟儿的,那是不共戴天的世仇才会用这一招的。

       说到这个,《曲沃晋侯大墓》就有掘墓戮尸这样的行为,考古人员发现大幕内没有代表身份的青铜鼎,戴氏玉璧、玉环等等陪葬品都在,而且墓主人被削去脑袋,据考古人员发现,这座墓葬是“曲沃代翼”当中的晋文侯墓,但也有人认为是曲沃桓叔——成师的墓葬。他们推断墓主已经下葬了,但是在这场血腥的矛盾当中,墓主的仇敌掘开了坟墓,削掉墓主的头颅,将代表着身份的青铜鼎搬出了坟墓。

       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出青铜鼎在古代确实代表着身份,玉璧之类的并未被掘走。当然,我个人觉得是晋文侯的墓葬。如果是成师的墓葬,成师一脉成了大事,最终代翼成功,时候这些子孙肯定会重葬他们的先祖的,要知道贵族对先祖的敬重之风可是很盛的,寝宫两旁都建有昭、穆两庙,内设高祖太祖曾祖等先祖灵位的,重大祭祀必定要祭拜先祖神灵。所以如果是曲沃桓叔之墓,登上君位的后人没理由不重新厚葬。

       回到刚才的话题,关于这个捣祖坟的缺德事,如果你晋文公尊周礼,那肯定不会用这个计策,可这人的献计正中晋文公下怀,允了!这下几万军队就进驻了曹国的祖坟,反正你毒,那我就更毒。

       谁受得了这个啊,好了,曹国只能投诚,并且乖乖把垒叠在墙头的尸体入殓棺材,恭恭敬敬送给晋国。晋文公呢,他关心的是曹共公,所以命人把曹共公绑来,要杀了他。

       这时就有人进言说:当年齐桓公小白会盟天下的诸侯,异姓国和同姓国都以礼相待;今天你囚禁曹国国君,还要将他活剐,灭了同姓国,以后我们晋国怎么以方伯之名号令列国呢?

       重耳这个人的性格我觉得很可爱,极为诡诈,但他能纳言,我个人感觉吧,此人是正史上描写的诸多与之有关的事迹当中,最能反映其性格的人物之一,极具人格魅力。只要对他好的,他就会认真考虑。虽说他有些计较个人恩怨,但这都是正常的,毕竟在外漂泊受了十九年的白眼,胸襟再宽阔也会变的,但他善于纳言。

       从这些事很容看出来礼乐崩坏实际上已经非常普遍了。由此就不难想象周礼在春秋时期的重要性了,征伐大都需要理由——背礼。

       史书上说重耳和孔子都是骈肋,我觉得孔子多半是后人或者其弟子编造的;重耳骈肋由来不用说,指定是子犯(狐偃字子犯,重耳的舅舅)、子余(赵衰字子余)这些门人编造的,为啥?奇人啊,这可不是一般人,预示着他是天选之人。

       重耳的故事非常有趣。史书对他一路上记载的事情并不多,首先是在他舅舅家(翟国,也有叫白狄的),一呆就是十二年,这期间翟国国君征讨廧咎如部落,俘虏了廧咎如君主的一对女儿,大的叔隗嫁赵衰,小的嫁给了重耳,到了离开翟国的时候,他就跟这位季隗夫人说让她等自己二十五年,如果二十五年自己不回来的话,就允许季隗改嫁,这是啥?再过二十五年季隗指不定都成白骨了。这也从侧面反映处公子重耳这会的霸道——野心勃勃。

       离开翟之后,路过卫国,主仆几个人快饿死了,在荒郊野外几人看到一个农夫,他们讨饭,人家给重耳一块泥巴,重耳要杀农人,子犯赶紧劝慰,说这是寓意上天注定要赐给你土地啊,重耳才作罢。哈哈,子犯这个老谋深算的家伙,精神胜利法的宗师。经子犯那么一劝,重耳就作罢了,饿啊,打不动。

       这里也能看出公子重耳这时候的棱角还是很锋利的。

       到了齐国呢,这时候重耳已经被消磨得差不多了,加之这时候齐桓公小白还在,富国强邦啊,齐桓公就把自己的女儿齐姜家给重耳,还赠送车马、使女、田地。

       公子重耳受够了白眼,回国继承君位无望,一下子得到那么多的赏赐,还得了个绝色夫人,他就有点坠入温香软玉当中了,也忘记了自己的使命,这是猪八戒进了高老庄就忘了师傅和取经。总之谁都不要在他面前提回国继承君位的事情,谁要提他就打谁。

       五贤分别是子余,子犯,魏犫(读抽),颠颉,介子推,这些人都是有野心的,他们看到自己追随的主儿这样堕落,当然着急,加上齐国国君齐桓公死了,齐孝公继位。

       所以五贤就商量着如何用计策让公子重耳离开,最后大家一致认同将公子灌醉掳走,期间当然发生了齐姜杀死自己的使女的事情,体现齐姜懂大义,果决的特点。

       结果重耳晃晃悠悠酒醒了,可他发现自己在哪啊,在荒郊野外颠簸的车上。这事可不能这样完结,猪八戒让孙猴子拧着耳朵出高老庄的时候他也不乐意啊,但他打不过,没办法。

       重耳呢,他可是贵为公子,一看到自己的夫人没了,啥都没有了,又要做乞丐,登时就大怒了,抓着战戈像撵兔子一样要殴打自己的舅舅子犯,边撵着便破口大骂——你一直说登上君位,如果将来不能如愿,我就啖你肉嘬你血。

       子犯可不愿意吃这个亏,他就跑,两人就围着车跑,说你这个养不熟的不孝外甥,若将来不能成事,我就早早死了,你难道跟豺狼抢吗?

       这事情我们很容易就看得出此时公子重耳的无奈和彷徨,他的性格变化从这几件事当中就能看出来。

       最终五贤劝慰之后没办法,打舅舅总是不孝啊,所以就只能乖乖再做乞丐了,这一路讨饭到了曹国,就遇上了曹共公这么个奇葩国君,荒唐的隔帘观肋也就出现了。

       再说曹国大臣僖负羁,僖负羁的妻子看得出重耳主仆几人不是一般的人,将来能成大事,所以就给这几位送饭,在饭底下埋了玉璧,但是重耳只吃了饭,退换了玉璧,这也反映出重耳此时重新找回了自己身为公子的气量。

       到了宋呢,宋国此时的国君不是别人,正是宋襄公,此人最有名的的一件事就是“弘之战”,弘之战的对战双方是楚国和宋国,双方陈兵弘水两岸,楚国人渡弘水要过来与宋军交战,其实这会的战局形势是对宋国有利的,大司马子鱼(宋桓公的庶长子,也即宋襄公异母庶弟)向襄公进言,说趁楚国人渡河之时击之能胜,宋襄公不听;等楚军登上了滩涂,子鱼又进言说趁现在楚军军阵未列,攻打它就能取胜,宋襄公又不听,反正中原诸侯都不待见楚国,认为他们是蛮邦,宋襄公这个老贵族自然也要让楚人瞧瞧自己这个礼仪之邦的军队是如何遵守礼兵仪式的,所以他的老贵族做派自然就要做足,所谓礼兵,不乘人之危。

       好了,等到楚军列阵,宋襄公派人问:你们准备好了吗?若准备好了我们就开始敲鼓了。

得,这下宋军大败,宋襄公还被射了一箭,捡回一条命。重耳一行人来到宋国的时候,弘之战刚刚结束,宋襄公养伤呢,不过从弘之战当中还是能看出这位君候还是很有风度的,虽然在军中显得迂腐,但在对待重耳一行人当中还是表现出了基本的礼仪,他赠送重耳车马财物等等。

       重耳一行人又向郑国这个骑墙派诸侯前进,此时的郑国国君是郑文公,郑文公不待见重耳,大臣叔詹就说:我看这几个人才气皆有,将来能成大事,国君应该以礼相待啊。

       郑文公不允,叔詹就请求既然不以礼相待,那就杀了这帮乞丐吧。郑文公又不允,既然这几个乞丐不值得以礼相待,那杀了他们也没啥好处。

       过郑之后到楚国,楚国可是一霸,这时候是楚庄王在位,庄王以九宾礼相迎重耳,要知道九宾可是九位迎宾使者将宾客引入明堂的,这是诸侯之间迎送之顶礼,当然,庄王也是个老谋深算的家伙,你虽然是乞丐,但是却属于潜力巨大的高级乞丐,所以不能白吃我的饭吧,于是就问重耳,我今天以这样的礼仪接待你满不满意,将来你该如何报答我呢?

       重耳稽首拜礼说非常满意,你楚国富民强,国君不缺财物车马,荆楚之女色绝天下,你不缺美女歌妓,如我今后回国继承君位,那么以后我们两国倘若发生战争,那我晋军将退避三舍礼让你楚军。

       正值此时,晋国内乱了,晋惠公夷吾死了。而秦国的秦穆公在此之前曾打算出兵晋国拥立自己的女婿姬圉(读雨)为君,因为晋惠公当年趁秦国大旱,不借粮给秦国,反而出兵攻打秦国,最后输了,所以将公子姬圉作为人质派到秦国,与穆公讲和。此时惠公死了,这位公子姬圉担心自己远在秦国君位不保,所以偷偷逃走了。

       秦穆公这个老实人也是有脾气的,站在他的角度上考虑一下,他能不气愤吗?他将女儿怀嬴嫁给姬圉,本来打算送这位纨绔的公子回国继承惠公君位,但是现在这小子偷偷跑了,这不是赔了女儿还赔了买卖吗?

       所以秦穆公咽不下这口气,毅然派人来接公子重耳,护送其回国继承君位,当然,这时候秦穆公自然是要加一点筹码的,他又将自己的女儿文嬴嫁给重耳。秦穆公也是坏,送出自己最疼的女儿文嬴,还搭上另一个女儿——姬圉的夫人怀嬴。

       重耳这就犯难了,娶自己的侄媳妇,这似乎不妥,但子犯等近随劝他收下,重耳还是很快答应了,这也能看出重耳的另一面,那就是能屈能伸,胸襟也有。

       最后来看看登上君位之后,重耳是怎么对待那些以前对他不好的、对他好的人的。首先是曹共公,这个被绑了,教训了一通;再看看曹共公的大臣僖负羁,在攻破曹国的时候,文公重耳下令,不得搅扰僖负羁的家。这是感念当年僖负羁送饭,饭下埋玉璧之举。

       再看看郑文公,重耳晚年曾经与秦军围攻郑国(见我正文蒲城氏-先克一),无奈烛之武凭口舌抵兵车千乘,寥寥数语劝退了秦穆公,那么叔詹这个人呢?

       文公重耳后来置大鼎,要烹煮叔詹,叔詹大义要赴死,脱着衣服要自己跳入鼎内,还大声向众人说,以后再也不会有忠臣了。

       重耳一听这个,赶忙命令让人阻止叔詹。所以说重耳善于纳言,极睿智的一个人,很爱护自己的羽毛。叔詹这么一说,这不等于告诉天下重耳这家伙杀忠臣吗?事实也是如此啊,当年叔詹让郑文公对重耳待之以礼,若不如此,那就杀了重耳,这不就是国之忠臣应该做的本分吗?重耳当然不要担负这样的骂名。

       再者就是著名的城濮之战,与强大的楚军对阵,晋文公重耳果然履行当年的诺言——退避三舍。

当然这里边也有战略意图,重耳这么做,能给天下人留下自己信守承诺的好印象,但最重要的还是拉长楚国的补给线,缩短了晋军的补给线,楚军深入陌生地带。这无疑是此消彼长的策略,再加上能为自己赢得好名声,这买卖哪里找?

更多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