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磨玉的皮色
刚才有朋友说河磨玉的皮子大多比较僵化,玉化程度不高,我本来想说,“对对对,你说的都对”,但是感觉这种态度,反而显得轻慢不屑,很不礼貌,所以本着实事求是,友好探讨的原则,在这里贴贴图,聊聊河磨玉的皮色。
我接触河磨不过短短五六年时间,见得不多,认知如果有误,欢迎大家指正。本人是纯玩家,手上的东西有限,所以借用了各个卖家的图片,水印有点多,大家忽略就好,我不是趁机介绍商家的,就是单纯的懒,懒得一张张去涂抹遮盖了。如果介意,先说一声抱歉。另外如果卖家介意我借用图片,说一声就好,我删掉。
相比和田白玉籽料产出的河流,河磨玉产出的那两条河,没有那么长,而且高低落差不大,因此和田籽料的皮子都很薄,而河磨玉的皮子有厚有薄,厚重的皮子往往有沧桑古朴的感觉。经过亿万年的冲刷,同时富含矿物质的地下水与籽玉的表皮矿物会起某种化学变化,使其籽玉表面形成某种颜色,河磨玉在受不同环境影响下,与各种矿石接触沁色形成了千姿百态的皮色。比较常见的则有几下几种:
一 厚度上分为:厚皮,薄皮
二 颜色上分为:红皮,黄泥皮,白皮,棕皮,黑皮等。
三 质地上分为:洒金皮,板栗皮,薄油皮,火烧皮,铁皮,土皮等。
有的皮子很薄,可以保留原皮,作为背面或是某一局部特征进行雕刻制作,
有的皮子厚,这种皮子往往外表比较干,而越贴近玉肉的部分则越细越油,我喜欢把这部分皮子称作“细油皮”,个人喜好而产生的称呼,如果你赞同就和我一同这样称呼,不赞同,就换个你喜欢的叫法就好。
厚皮子还可以直接去掉玉,或保留一丁点玉,来做成品,总之物尽其用,各显特色。
下面评论区贴三组图片,第一组薄皮,第二组只保留最贴近玉部分的细皮子,第三组以皮子为主。镇楼图简单示意。
- 1. 用户在珠宝大家坛发布的内容仅为发布者个人的立场或观点,并不代表珠宝大家坛的立场或观点。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布内容负责,因发布内容引发的一切纠纷,由该内容的发布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珠宝大家坛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2. 关于侵权:请阅读使用协议中的侵权举报条款,此为官方的侵权投诉唯一渠道,其他渠道视为无效申请。该服务为免费,大家坛拒绝任何性质的有偿删帖,不会和任何公关公司合作。
3. 本站为珠宝网站,请各位坛友不要在本站谈论政治和社会性话题,更不能攻击政府,否则后果非常严重,请务必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