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公正地解读海蓝
看到论坛里很多人说的关于海蓝,之前我只是一直看着大家说,说的很滑稽,也说的头头是道。现在,我觉得有必要出来说点东西了,不然海蓝就被一些人搞的乌烟瘴气了。 海蓝的原料分为三种,一种是刻面料(用于做戒面),一种是雕刻料,一种是珠子料。就海蓝注胶一说,首先刻面料,就算最好的进口宝石无影胶注进去之后也会有印痕,所以刻面料(戒面)是不注胶的。比刻面料(戒面)次的就是用于雕刻件,雕刻件有些会注胶,因为在雕刻的时候为了防止原料散落(雕刻料注胶的也不多)。珠子料就不用说了,那些都是棉、裂的原料才用来做珠子。只有珠子料才会注胶,防止再滚珠子的时候碎掉。 接着说海蓝辐射。假如海蓝宝石可以辐射,那为什么不把所有的白的、浅色的海蓝都辐射成深蓝色的呢?能那样的话,那巴基斯坦、巴西、阿富汗的白料岂不都能辐射成深蓝色?所以海蓝宝石是不可能辐射的。高温,海蓝因为所含的有些元素不稳定,高温还原成铁离子,使得颜色变正蓝(不是颜色加深哦)。但是白色的和浅色的海蓝,在高温也还是本色。海蓝的高温具有很大的风险性。 然后再说全清无暇的海蓝。一块刻面料,把棉的,裂的,杂质,气泡切除掉,得到一块全清无暇的戒面是很正常的,但是对商家来说损失是很大的。同样一块原料在不同的人的手里会切割出来不同的东西。有的商家追求完美,就会把棉、裂、杂质、气泡、管状包裹体都切除掉,剩下一个完美无暇的宝石。有的商人追求石头的重量,因为重量越大,利润就越多,所以在切割的时候就会设计把杂质放在一些不起眼的地方,以追求宝石的重量和利润,而且在镶嵌成成品的时候尽量用金饰遮住瑕疵,不易看出,甚至还大肆的宣扬天然的宝石都是有瑕疵的,误导了很多消费者的观念。利益的驱使,使得海蓝有很大的争议,很大程度上起因于商家。宝石之所以为宝,其稀有性是必然的。 本人是专业开采及销售海蓝的。上述的说法并不是为了宣扬我的宝石,是一个专业的角度还海蓝一个公正。如有异议,希望大家阐释自己的观点,大家一起公断。附百度搜索的手串:
百度搜索雕刻件:
我司戒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