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圈里有一种叫“国宝帮”的,他们会把真的、有艺术价值的看成垃圾、假大新的认为是国宝、他们的审美观念完全跟收藏行家是相反的,当然博物馆的藏品价值和普通人当今审美观完全是两回事,不过对翡翠的认识还是有必要宣传一下,俗话说“外行看色、内行看种”、色大家都理解、颜色越绿越正越阳越好,但往往理解“种”的人不多、甚至是被商家以讹传讹的误导为“种水”,被认为水头好通透的是好翡翠,其实“水头”和“种”的概念是两回事,“种”指的是翡翠的质地、含硬玉成份高且晶体颗粒细、润、紧密、外观关泽是闪耀着不刺眼的玻璃、宝石光,往往老坑所产的能达到以上要求,所以被俗称为老坑种,指的就是这个“种”,据说所谓老坑料其地质成矿越早就越老、所以被地壳托起得越高、就像和田玉籽料那样从高处崩落再滚下山来经过岁月的冲刷在浅表底层开采得来的通常是老坑种,然而浅表地层的老坑经过数百年的开采已经越来越少了,现在的新坑翡翠都是掘地三百尺挖上来的、市场上被认为水头好的翡翠比如象带棉多的翡翠、虽然通透但不是玻璃光泽而是蜡状光泽有机玻璃感觉的翡翠,其实都是较次的翡翠,只不过是符合了不懂翡翠的普通人的审美观、而受到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