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坛

打蜡的翡翠到底是不是a货?

a货翡翠就是天然翡翠,包括两类,一类是仅经过雕刻打磨而没有经过任何优化处理的翡翠,一类是优化翡翠。处理翡翠则不能称为a货翡翠或者天然翡翠。

这里需要分清“优化”和“处理”两个概念,下面是节选国标GB/T 16552-2003对这两个概念的定义(下划线部分为国标原文):

3.13.1.1优化处理 enhancement
除切磨和抛光以外,用于改善珠宝玉石的外观(顔色、净度或特殊光学效应)、耐久性或可用性的所有方法。分为优化和处理两类。

3.13.1.2优化 enhancing
传统的、被人们广泛接受的、使珠宝玉石潜在的美显示出来的优化处理方法。

3.13.1.3处理 treating
非传统的、尚不被人们接受的优化处理方法。

国标对优化处理进一步的补充说明:

常见方法
优化方法:热处理、漂白、浸蜡、浸无色油、染色(玉髓、玛瑙类)。
处理方法:浸有色油、充填(玻璃充填、塑料充填或其他聚合物等硬质材料充填)、浸蜡(绿松石)、染色、辐照、激光钻孔、覆膜、扩散、高温高压处理。

大家可以看到,在常见方法的“优化方法”中有“浸蜡”这一项,当然不能说按照这一点“浸蜡”就一定属于优化,这里只是列举常见的珠宝玉石的优化方法,不同的宝玉石种类对于优化方法的定义也存在差异;
但是打蜡的确是翡翠加工中很常见的一种工艺,对于翡翠结构也没有明显破坏,这符合国标中“3.13.1.2优化 传统的、被人们广泛接受的、使珠宝玉石潜在的美显示出来的优化处理方法”对于“优化”的定义,也就说打蜡应该属于优化范围。

下面是对03国标附表“珠宝玉石优化处理”描述归类内容的节选:

蓝柱石 辐照 产生黄色 处理
翡翠 漂白、浸蜡 改变外观 处理 (b货)
漂白、充填 改变外观 处理 (b货)
热处理 产生红色、黄色 优化 (a货)
覆膜 产生绿色 处理
染色 产生鲜艳颜色 处理 (c货)
软玉 浸蜡 改善外观 优化
染色 产生鲜艳颜色 处理
欧泊 浸无色油 改善外观 优化

染色 加强变彩 处理

“浸蜡”则归在了“处理”的范畴,个人觉得与前面的定义有些矛盾,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也经常会存在一些分歧,论坛上一些朋友好像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浸蜡的翡翠有被归为a货的,也有认为是b货的,还有认为是a+b的,感觉是比较混乱。

现在大部分人可能更认同这样一种观点:
“把蜡含量较少的仍做为翡翠(A货),蜡含量较高则为处理翡翠,不能再归为a货。”

但是这个多和少的问题没有严格的界限,鉴定结论很可能出现不统一。希望新的国标把这方面更加完善,我们普通老百姓也不用这么纠结。

网站温馨提示:
  • 1. 用户在珠宝大家坛发布的内容仅为发布者个人的立场或观点,并不代表珠宝大家坛的立场或观点。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布内容负责,因发布内容引发的一切纠纷,由该内容的发布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珠宝大家坛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2. 关于侵权:请阅读使用协议中的侵权举报条款,此为官方的侵权投诉唯一渠道,其他渠道视为无效申请。该服务为免费,大家坛拒绝任何性质的有偿删帖,不会和任何公关公司合作。
    3. 本站为珠宝网站,请各位坛友不要在本站谈论政治和社会性话题,更不能攻击政府,否则后果非常严重,请务必遵守。
发布于 2011-08-02 12:07:25
回帖1 评论0 浏览 -

回帖

立即注册